【老老照護番外篇】照護爸媽不敢生病 只能靠意志力強撐會員專區人物吳連珠(左)和翁興雄(右)在自家前門坐著休息。社工表示,能這樣坐著已非常不容易。文 李振豪攝影陳毅偉林俊耀影音何懿原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8.12.17 06: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老人失智症長照政策鏡相人間日間照護服務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採訪老老照護的個案,被照護者無法自理生活、情緒不穩定、幾乎需要隨時待在身邊照料的特質,總讓人聯想起小孩子。所以同一個問題,我們也就逐個提出:「你會不會覺得,很像在照顧小孩子?」潘齊斌(左)照料太太陳碧玉(右)用餐。他說咖哩飯等滑嫩的食物適合吞嚥,是太太最近的心頭好。不盡相同的答案,幾乎也暗示了不同個案生活的辛苦程度。比方說潘齊斌就說:「小孩子跟她還是不一樣,因為她會自己坐,還可以弄個電視給她看。」確實,因為家中經濟狀況沒有任何問題,潘齊斌的生活較其他個案都要來得安適。最大的原因當然還是週一到週五的白天,他都幫太太陳碧玉申請了日間照護服務,至少還能得空休息,而老老照護中的照護者,最需要的就是休息。像是蕭俊輝就曾經連續6年貼身照護失智的母親(最近2年又加入中風的父親),連生病的餘裕都沒有。他說:「這幾年我沒有生過病。從照顧爸媽開始,我沒有生過病。一方面可能身體素質不會太差,二方面我想也是靠意志力在撐。」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