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豪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23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心內話】安古小姐下戲了
人物
【心內話】安古小姐下戲了
我還記得醫護人員上樓,把媽媽抱走的那一天,那場景真的很像劇場拆台,就是戲演完,技術人員過來把舞台拆掉。這場戲,開始於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媽媽全胃切除後,癌細胞還是擴散了。
【封面故事】青鳥行動生生不息 跨世代進擊反民主倒退
人物
【封面故事】青鳥行動生生不息 跨世代進擊反民主倒退
幾十條重要法案倉促通過,這場缺乏討論的國會改革,被質疑是變相擴權。10萬人聚集青島東路周邊,有人說它像2次太陽花,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場更進化的公民運動,稱之「青鳥行動」。
【跨世代的青鳥4】不願沉默的孩子們
人物
【跨世代的青鳥4】不願沉默的孩子們
林壯穎在5月24日下午2點,和我們在濟南教會碰面,又領我們到青島東路主舞台,聽他的夥伴們在台上為群眾閱讀繪本《不肯沉默的公雞》,故事講述一個小鎮因極權鎮長變得無聲,直到一隻公雞出現。
【妮妃雅番外篇】投票忘帶身分證 妮妃雅:我就是少根筋
人物
【妮妃雅番外篇】投票忘帶身分證 妮妃雅:我就是少根筋
除了有嚴重的社交障礙,曹里歐本身也有點鏘,和他的慵懶性格簡直相輔相成,依他自己的說法則是:少根筋。初訪時,他和我們約早上8點碰面,抵達前我傳即時定位給他,想確認他真的已醒,結果15分鐘後他才回傳一張意味不明的「香蕉蜜蜂」貼圖。
【下一站天后妮妃雅3】神明指她已修煉完畢 妮妃雅如仙女降靈
人物
【下一站天后妮妃雅3】神明指她已修煉完畢 妮妃雅如仙女降靈
無論降靈、附魔或女神上身,這些用詞對他都太艱澀,也太浪漫,純屬外人想像。他扭來扭去,不時用手揉臉,表情擠作一團,呵呵怪笑,又拿起水壺喝水。他做自己,不管導演還是記者在身邊,都不影響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無聊了,他眼皮垂下來…對話無以為繼,我幾乎是用哀求的語氣說:「你振作一點!」
【妮妃雅番外篇】有社交障礙的人 透過變裝和世界互動
人物
【妮妃雅番外篇】有社交障礙的人 透過變裝和世界互動
妮妃雅本名曹米駬,但大家都習慣叫他曹里歐。曹里歐有嚴重的社交障礙。我們採訪了他的朋友、前雇主、慣常合作的夜店老闆,以及拍過他紀錄片的導演,每個人都說了這麼一句話,就是「他有社交障礙。」換言之就是很難聊。
【下一站天后妮妃雅2】曾經因獨特而孤獨 他靠變裝解開束縛
人物
【下一站天后妮妃雅2】曾經因獨特而孤獨 他靠變裝解開束縛
在那裡,曹里歐重新活了過來。全人實驗中學的老師吳俞萱說,第一次見到這個小男生時,「像一隻小猴子,會一個人跑去森林裡面爬上一棵樹,待在那裡很久。他個性羞怯,語言表達能力不好,但藝術相關的天分非常外顯。」
【下一站天后妮妃雅1】台灣人登美國實境秀 被擁有上億粉絲的天后追蹤
人物
【下一站天后妮妃雅1】台灣人登美國實境秀 被擁有上億粉絲的天后追蹤
去年12月,台灣變裝皇后妮妃雅宣布入選美國知名實境秀《魯保羅變裝皇后秀》,登上國際舞台。今年4月20日,妮妃雅在一眾人中鳳凰裡奪下冠軍,並說要把獎項獻給台灣。她彷彿皇后區的皇后,下一站無疑就是天后了。
【一鏡到底】下一站天后 變裝皇后妮妃雅
人物
【一鏡到底】下一站天后 變裝皇后妮妃雅
去年12月,台灣變裝皇后妮妃雅宣布入選美國知名實境秀《魯保羅變裝皇后秀》,登上國際舞台。今年4月20日,妮妃雅在一眾人中鳳凰裡奪下冠軍,並說要把獎項獻給台灣。她彷彿皇后區的皇后,下一站無疑就是天后了。
【心內話】媽媽的烏有之鄉
人物
【心內話】媽媽的烏有之鄉
12年前,我寫過一首歌給媽媽,歌詞第一段寫:「我可以陪妳去看海,海在很遠的地方,我們可以赤腳走…」小時候,我和媽媽像兩人成員的自救會,常趁爸爸值晚班時散步,沿著關山小鎮的熟悉路線,媽媽只有在這時候,會談起自己的身世。
【訃聞】現代攝影之父張照堂逝世
時事
【訃聞】現代攝影之父張照堂逝世
被譽為台灣「現代攝影之父」的張照堂老師,昨夜與世長辭,享年81歲。他曾以《王船祭典》獲金鐘獎最佳攝影與剪接獎,以《古厝》獲金馬最佳紀錄片獎與最佳紀錄片攝影獎,並在2022年獲金馬終身成就獎。他教我們最重要的事,或許是攝影家最重要的不是器材,而是一雙能敏銳觀看世界的、飢餓的眼睛。
【鏡相人間】318我記得 八個平凡人的太陽花運動
人物
【鏡相人間】318我記得 八個平凡人的太陽花運動
2014年,318運動(又稱太陽花學運、占領國會事件)爆發,擋下兩岸服貿協議,翻轉台灣本土政治社會格局、令馬英九政權提前跛腳、促成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公民不服從」精神的展現,也替2014香港雨傘運動、2019香港反送中運動、2022中國白紙運動等大型社會運動創造動能、打開各種可能性。
load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