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8,000年前,在高加索山區的喬治亞,當地人將採收的白葡萄整串放入巨型陶罐,蠟封後就任其泡皮發酵6個月,開封後的酒汁因氧化呈現琥珀色,風味帶有單寧澀感、香氣粗獷,這是橘酒最早的原型。
不紅也不白 復古自然派橘酒正流行
自然派葡萄酒已成為現今高端餐廳的餐酒搭配首選,其中非紅也非白,可追溯歷史到8,000年前喬治亞的橘酒,可說是侍酒師們搶著端出的心頭好,沒有橘酒的餐廳,不夠潮!我們與葡萄酒專家林裕森一同搶先品飲這次將現身「2019 Buvons Nature 喝自然葡萄酒展」的6款橘酒,一探風格不同的橘酒奧妙。
到了80年代,義大利以釀製白酒聞名的Gravner酒莊,開始仿效古法釀酒成為橘酒先驅。直到2004年,「橘酒」這名詞才真正出現在葡萄酒的光譜中。
「其實白葡萄泡皮是很常見的,但當時大家的目標不是要做橘酒,而是為了要做耐放的白酒。」林裕森解釋,現代釀酒學認為氧化是負面的,因而揚棄像橘酒這種古老的作法,直到近十多年自然派葡萄酒的興起,橘酒才又開始走紅。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