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比較,他小時候並沒有自覺父親是一個很會說故事的人,但長大之後才發現,他對待我的方式跟其他父親對待孩子不一樣,別的父親是講道理,他是講故事,「我不是因為喜歡閱讀而閱讀,我是喜歡故事。我是為了看那一則老爸跟我說過的故事,才去讀那本書。讀書才發現另外一個有趣的世界,才把閱讀當成一個重要的工具。但那時候也沒想這麼多,只是把書拿起來看這件事,本身就很有趣。」
【黃春明專訪番外】用閱讀讓孩子對世界好奇 黃春明教小孩只要求兩件事
黃春明大兒子黃國珍創「品學堂」,教導孩子的閱讀教育,這件事與父親不無關係,「小時候家裡都是書,他的書是開放著,我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我很小的時候,可能是國小某一年的寒暑假吧,他看我在家很無聊,就拿出一本《湯姆歷險記》說『欸,有一個小朋友在外面刷油漆,刷一刷刷得很煩,朋友說你在幹嗎,他百無聊賴地說刷油漆太好玩了......』他給我講了湯姆的故事,聽了覺得好有趣,這件事突然被小說寫成這樣,就會想拿來看一看。 如果閱讀有所謂學習歷程的話,我父親在這個歷程給我的影響就是好奇。」
他說父親教育他們只要求兩件事:「人做代誌注意兩件事情,第一不會被警察抓走,第二不會死掉。」他其實沒有框框條條的要求,但那一條最基本的線就是我有沒有好奇地去看待生活的事物。他一直提醒我人要好奇,對很多事情要有想法。某一種歷程形成了核心的價值,人要好奇,要有想法。」
教育譬如氣候,這個世紀跟上個世紀相較,有翻天覆地的改變,無論是社會多元條件、訊息的來源極度廣泛,這一代人面對複雜的世界少了對應的經驗,即便是以前的閱讀也沒法支援。黃國珍說,這是他創品學堂的目的:「為了回應更多元複雜的世界。最初我關心的是孩子的閱讀教育,閱讀教育就是認識世界的教育,但是認識世界的教育我們是建立在有有知識就會認識世界,但現在應該是帶著學習,帶著能力去閱讀這個世界,並不是帶著答案去閱讀這個世界。」那個引領孩子閱讀,跟父親要提醒他們的好奇心,其實也沒什麼不同。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