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桐豪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19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人物
鏡相人間/不NG,不喊卡,將熱情燃燒殆盡 臺北戲劇獎入圍和得獎者的心聲
2025.07.20 05:28
臺北戲劇獎日前揭曉,台灣首次頒獎給劇場人,獲得的資源和關注度,或許和老字號金馬、金鐘不能比,但該有的星光大道,和精彩的頒獎典禮樣樣沒落下。主持人黃迪揚在台上細數:28位表演者,409位幕後工作人員,233個cue點,53個小時搭台,64個小時排練,共計70,260字腳本,是「劇場人給劇場的禮物」。苦哈哈的劇場人藉由擁抱、掌聲、微笑,相互鼓勵,寂寞的創作者在聚光燈被看見了,被肯定了,正是一個成功頒獎典禮最大的意義。如得獎者吳紫莖所說:「台灣從來不需要複製一個東尼獎或一個百老匯,台灣的劇場有自己累積的道路。希望在座的大家,可以給台灣的年輕創作者更多支持,創造真正具有公眾意義的作品和行動。」

人物
一鏡到底/老靈魂的青春期煩惱 金士傑
2025.07.19 05:28
1980年代,金士傑帶領蘭陵劇坊,

時事
紙風車和客委會《燈怪》首演 8公尺機械獸攻占自由廣場
2025.07.18 16:49
八公尺機械獸攻占台北!紙風車劇團和客委會合作《燈怪》,明(19日)在兩廳院自由廣場世界首演,劇團日前舉辦記者會,三層樓高的燈怪巨獸進駐廣場,吸引民眾圍觀、打卡與拍照。

時事
李昂的春膳與素齋
2025.07.18 14:19
仲夏夜裡,李昂正把讀者帶入講一場顛倒的春夢裡。

人物
心內話/為妳去跳海
2025.07.10 05:28
女兒重度憂鬱症住院後,我為了她去跳海。

人物
那些金老師教我們的事
2025.07.08 18:43
採訪的地點是臺北表演藝術中心,73歲的老劇場人初來乍到新場館,這邊看看,那邊摸摸,像個孩子來到玩具反斗城,眼睛都發出光。

人物
首屆臺北戲劇獎今晚登場 金士傑、許富凱競逐最佳戲劇、最佳音樂劇男主角大獎
2025.07.07 12:08
2025年,金曲獎36歲,金鐘獎60歲,金馬獎63歲了,然而也是到了今年,劇場人來等來了屬於他們的臺北戲劇獎。

人物
心內話/為愛誘拐
2025.05.22 05:28
我叫Sonia,有些台灣人看到我的名字不會唸,我都說叫我雅雅就好。我2019年從香港來台灣讀書,念寵物美容科系,念這個當然是因為喜歡小動物,但實際接觸之後,啪,心碎了。我們有實際操作課,要幫狗狗剪毛,哪裡來這麼多狗?繁殖場丟過來的。剛剖腹產完的狗狗,肚子縫線都還沒癒合,就直接丟過來給我們美容,毛都打結了,身上全是壁蝨,站都沒法站。

人物
【心內話】長女不必當社畜
2025.04.10 05:28
2014年,我台大社會所畢業,第一份工作在民進黨當黨工,工作十幾年,待過政治圈、去過越南擔任傳統產業台幹,也在藝文圈做過數位行銷,同事叫我「小花媽」,不單是長得像陳菊,也因為我很會攬事,主管開會分配工作,同事裝死,辦公室陷入沉默,我會自動說:「不然這個東西我來做好了。」

人物
【鏡相人間】老禪師與小武僧 當編舞家林懷民遇到FOCASA馬戲團演員們
2025.03.30 05:28
林懷民2019年卸下雲門總監,大藝術家嘴巴喊著要退休,身體倒是很勤勞地幫女高音、南管演奏家、歌手編排作品,這次跟FOCASA馬戲團合作《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調度近20位特技演員,音樂、燈光、美術等繁複技術程度不亞於一齣舞作。今年是FOCASA第15年,雲門第15年遇到巨大門檻,他的經驗告訴他這件事有多可怕,他只是以過來人身分分享經驗。

人物
【老禪師與小武僧1】林懷民指導馬戲團演員 推出《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
2025.03.30 05:28
林懷民2019年卸下雲門總監,大藝術家嘴巴喊著要退休,身體倒是很勤勞地幫女高音、南管演奏家、歌手編排作品,這次跟FOCASA馬戲團合作《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調度近20位特技演員,音樂、燈光、美術等繁複技術程度不亞於一齣舞作。今年是FOCASA第15年,雲門第15年遇到巨大門檻,他的經驗告訴他這件事有多可怕,他只是以過來人身分分享經驗。

人物
【老禪師與小武僧2】青春飯難持久 散沙凝成團
2025.03.30 05:28
現年38歲的林智偉和78歲林懷民認識,是因為2012年雲門舞集的《九歌》。單親家庭長大,小學五年級被媽媽送往復興劇校(現為戲曲學院),畢業後,疊羅漢的技能,讓他可以擔任雲中君坐騎,讓舞者站在他的肩膀上跳舞,因而在雲門當了2年的特約舞蹈演員。其時,已經創立了FOCASA,但仍在雲門工作或紙風車跑319兒童藝術工程,是因為特技演員謀生不易?「不是的,劇校畢業的學生,一開始最不用擔心的就是錢,當大家還在時薪65元的時候,我們去當替身演員,一場戲後空翻就有2萬元。那時候我跟一群朋友去澳門銀河酒店踩高蹺,加上演出結束後的打賞,夥伴們分一分,一個月可拿到2、30萬元。青春的肉體,可以做到很多體操選手做不來的事情,他們沒辦法在柏油路後空翻,但我們可以。但青春飯能吃多久?會想成立FOCASA,是因為不想對外只能介紹自己是特技演員,而不是表演藝術工作者?我們去演出的場地,國標舞、現代舞,芭蕾舞者們都有自己的休息室,但我們只能拿到一個便當,坐在樓梯口休息。外界看待我們,就比較像是街頭藝人,而不是藝術家,創FOCASA,是我想改變這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