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抗疫好難1】政府撒手不管 香港居民被迫自救抗疫

mm-logo會員專區文化
對香港政府極度失望下,港人只能另謀自救之道,像是知名政論家劉細良添購了3D列印機自製口罩。
對香港政府極度失望下,港人只能另謀自救之道,像是知名政論家劉細良添購了3D列印機自製口罩。
劉細良的書店成了車間。
一排工業級3D列印機各自穩定運轉,列印頭像鳥兒啄食物一樣快速在平台上遊走,列印頭噴出的原料冷卻後,形成一個中間空心的圓型塑膠塊。這成品像瓶蓋,比半個手掌小一點,其中一面有螺牙,剛好可以鎖進防毒面具——港人大半年前示威必備裝備 —--原本鎖濾毒罐的位置。
劉細良是香港著名的評論家,目前自己經營網路媒體和一間書店,更早在曾蔭權特首時期,他曾進入政府工作。但他說自己現在成了「實業家」, 生產另類的「口罩」。
3D列印機做出的塑膠塊可以旋開,中空的部分就將口罩表面剪一塊圓型不織布塊放進去,把它旋在許多抗爭者已經有的防毒面具上,過濾效果就和口罩一樣。用一段時間,就把中間的過濾層換新,等於又是一個新的口罩。
他說測試成功後會公布設計圖,希望到時擁有3D列印機的網友一人列印10套,1套自己用,9套送給別人。
「香港人是被逼的,一步一步地去做一些過去根本沒想過的事。這是過去7、8個月香港人的經歷。」劉細良說。
去年的反送中抗議嚴重撕裂港府與港人,緊接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香港,為了自救的港人學著自己做口罩、蒐羅抗疫物資。
劉細良也派發口罩送人,位在九龍一處工業大廈二樓的書店外常聚滿等著領口罩的民眾,「我們派給清潔和保安工人,他們已經一個口罩戴4天了,但政府不管他們,只說口罩供應要交給『自由市場』。」
除了發給民眾,劉細良攤出了一大疊信件和領據:懷智服務處、保良局機構申請用品援助......都是請求援助清潔、防護的信件或感謝函,「這些機構原本都應該是社會福利處,或者大型NGO,例如保良局、東華三院協助提供物資,但這些NGO都有錢,但找不到物資。」
派發的物資有些是劉細良自費購買,有些則居住在各地的香港人四處收購,「包括烏拉圭、土耳其,滿世界訂口罩寄回來香港。你看(反對黨「香港眾志」秘書長,著名反對運動者)黃之鋒的口罩,宏都拉斯買的。」
1月中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再加上港府政策錯誤,採購不順,令整個社會陷入「一罩難求」的恐慌。
網路上一發布口罩相關資訊,馬上吸引香港大批群眾排隊。四處蒐羅防疫物資,已成了港人的日常。
在其中索性自己動手,自力救濟的不只劉細良。稍早香港媒體也報導,一名原本從事電影工作的唐先生,就和朋友投資設廠,急徵員工,創立「口罩工廠Mask Factory」。他說將透過網路銷售節省成本,以1片1元港幣(約新台幣3.9元)的平價銷售。另一方面,香港老牌建制派政黨「工聯會」和香港電視網絡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維基,也都設立了口罩工廠。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