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明將由林肇睢的奶奶林施(馬妥)治於1943年創立,原本只是一家小鏡子行,直到林肇睢的父親林將泉接手後,已能從省營企業「新竹玻璃」輕易取得原料,產品延伸到桌面、門窗玻璃、化妝鏡與穿衣鏡等產品,1968年開始經銷台玻玻璃原片原料。
【玻璃加工王番外篇】父盼穿博士服離世 遺願暗藏父子較勁的洋蔥
林肇睢與父親的關係一直很微妙。心急想改革的兒子,和嘴硬不願稱讚兒子的父親,2人隱約默默較勁,林肇睢都明白。於是父親過世前,他幫父親申請上社會榮譽博士學位,比自己拿博士還早半年。父親很開心,自己終於還是比兒子強,人生最後一哩路,父親穿上博士服,安然離世。
林肇睢退伍後變進公司任職經理,員工只有6人,他急著推動機械化。因早期製作以半人工、半機械為主,如磨玻璃需加水,必須有人穿雨衣抱著玻璃在鐵盤上磨,冬季尤其冰冷刺骨,「我父親認為人力可以做的,不需買設備,我想提升產能,穩定品質,買了日本二手的磨邊機、強化爐,他不同意,但設備到貨了,他不能不付錢,很多事我都先斬後奏。」
機械化加速生產速度,玻璃加工再銷售,利潤也更高,兒子的倔強始終軟化了父親。林肇睢早看不慣父親單打獨鬥的經營方式,「我父親什麼都要自己人,公司能做的,不用發包給別人,但自己做,能服務的客人和產量都有限,我想聯合作戰,把餅做大,利益共享。」因此訂單量增加時,林肇睢不急著增加產線,而是發包給其他小型玻璃加工廠,家人卻不認同,「每次家族會議,所有箭都射向我,萬箭穿心。」但林肇睢鐵了心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一一拜訪玻璃協力廠,結合四十多家協力廠成為聯盟,1997年果然拿下全球最大家具零售業IKEA訂單。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