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雲林北斗的農村,早期廖俊吉的雙親成立行動藥局做「寄藥包」(台語),「早期交通不方便,也沒有藥局,他們會將胃散、正露丸或紅藥水等藥品,放在一個牛皮紙袋裡,暫放在客人家,每個月去盤點和補貨,看用了哪一樣再收錢。」
【藥局變身迪士尼2】大藥局壟斷進貨 她為養家40歲就拚到中風
「我念電機工程,很多條路可以走,我並不想回來。」廖俊吉坦言,小時候包藥,實在包到做惡夢。
先使用後付費的方式,加上直接接觸客人,廖俊吉的母親徐素惠很容易與客人建立情誼,「我媽媽的娘家背景是縱貫線流氓,她很講義氣,愛管閒事,朋友有事她都幫忙解決,人家夫妻吵架也去勸和。」徐素惠人緣好,寄藥包存了點錢,1962年便和先生廖茂庸在斗南鎮最熱鬧的地段開惠生大藥局,當時店址對面已有一間大型藥局,「那家生意在雲林縣算是數一數二,營業額是我們的10倍以上,又是廣告藥品購買指定店,只要在電視或廣播打廣告的藥品,一定要到那邊買,我們很多大藥廠的藥都拿不到。」
生意好的大藥局能壟斷產品,小藥局想出頭,只能靠勤奮服務。徐素惠還要養4個孩子,凡過年過節其他藥局公休的日子,她都照常營業,全年無休,廖俊吉回憶兒時幫忙包藥,「過年是最害怕的日子,鎮上的人都返鄉了,醫院也沒開,晚上6點想拉鐵門休息,都有人喊等一下,收店通常是半夜11、12點,所以我們要拚命幫忙,想多賺點錢,不然學費沒著落。」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