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笑聲的源頭,或許來自內心的一段獨白。那段獨白,寫在一封信上,是2005年的她,寫給經歷偲瑀過世的1994年的自己。
【謝謝你成為我的孩子番外篇】曾為療喪女痛逗病童笑 她今轉念對抗社會不公義
不談二女兒偲瑀的時候,林子淩說話總是充滿了笑聲。
那時的她,原本叫林艷玲,算命仙說艷字裡太多口,所以剋死了二女兒,期盼大女兒與小女兒一生平安,她把名字改成「子淩」,明明經歷傷痛的她已經流了那麼多眼淚了,但因為算出生命中的水不夠,所以最後一個字,改成三點水的「淩」。
那封19年前的信,她恭喜自己參加了安寧志工的照護團隊。她對自己說:「看妳一次次雀躍的出席病房,又一次次痛惜病房的過客,不禁讓我擔心妳對生死的情感承擔。」
在信裡,她寫下她的質疑,安寧病房的人隨時都會過世,社工師要求志工切割進出病房的情緒。她反覆思考自己生命的喜怒哀樂,給自己這樣的答案:「不需要切割,咀嚼消化,且轉化它,來豐富妳的經歷。因為每一種情緒的過程,都是可貴的,是妳我週遭的人用生命去經歷來的。」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