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自己的投資部位,我們除了營收是否成長、毛利率是否增減等例行的基本面問題,過去半年加上承受COVID-19經濟衰退的耐震力,如今中美脫鉤已經演變成全面、無可逆轉的趨勢,又得再加上「分拆風險」。
【鏡評】跨國公司一拆二
川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在45天之內封鎖抖音與微信,這不只關係到美國總統選舉勝負,更對我們的投資帶來關鍵性的影響。麻煩請您看看手上的投資部位,是否有台灣的鴻海、緯創,香港的匯豐控股、騰訊,或是美國的蘋果、微軟?
那些業務涉及國家安全、或是敏感科技的公司,面臨無可逃避的強迫拆分壓力,淪為中美政府夾心餅乾的跨國企業,分拆成本與風險大增;但是,占有發牌莊家、上手優勢的公司,以及那些靈活布局,跑在政府政策之前的企業,將會搶到新市場、新訂單的商機。
處境最困難的極端案例是匯豐控股,公司股價不斷跌破歷史新低,跟2018年初相較,只剩下三分之一。之前香港前任特首梁振英大罵匯豐,逼迫匯豐力挺香港國安法,接著,英國外交大臣譴責匯豐違背英國國家立場,北京的《環球時報》則發動一波媒體攻擊,說匯豐是陷害華為的黑手。上週末,美國將林鄭月娥等11名香港官員列入制裁名單,後面還有一整隊伍的中國官員與富豪、國企與民企,他們全都是匯豐的老客戶。
匯豐去年賺133億美元,但是亞洲就貢獻了184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以外的市場,加起來是賠錢貨。從生意角度來看,匯豐只能擁抱中國,但是講英文的匯豐跟北京磕頭,下場不可能樂觀。
鴻海與緯創是一組有趣的對照,緯創策略靈活,股價從三月的低點已經上漲一倍,而鴻海的賣壓還源源不絕。緯創把蘋果手機組裝廠賣給立訊,看起來是損失了眼前一大筆營收,但是小媳婦藉此贖身獲得自由,可以在中國之外的市場大展身手;相對之下,鴻海還找不到面對市場分拆壓力的解法,即使蘋果手機出貨大增,股價依舊疲弱。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