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評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19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鏡評/交屋海嘯與房貸瓶頸
時事
鏡評/交屋海嘯與房貸瓶頸
2025.09.11 05:28
4週前,〈鏡評〉以「拯救新青安首購族」為標題,呼籲政府出手打通民眾購屋貸款困難的瓶頸,這對社會、政治與金融的穩定極為重要,絕對不能等閒視之,政府必須針對特定族群「做細工」,既要安撫購屋者不安的情緒,也必須在維護金融安全、避免銀行壞帳暴增的前提下,協助實際購屋者取得貸款。
鏡評/群魔亂舞的股市
時事
鏡評/群魔亂舞的股市
2025.09.04 05:28
8月的股市讓許多經驗老到的投資人感到憂心,台灣股市在8月最後1個交易日,創下24570點的歷史新高,8月全月上漲690點,連續第4個月創下上漲的紅線,雖然指數持續創歷史新高,但整體市場充滿焦躁的情緒,對於股市的長線發展,並不是好現象。
鏡評/白宮公司的不公平競爭
時事
鏡評/白宮公司的不公平競爭
2025.08.28 06:28
把政府當企業在經營不是個新鮮事,李光耀主政的新加坡,就被稱為Singapore Inc.,中國共產黨從上世紀1990年代之後,從北京中央到各省市的地方政府,也都公私不分,左手掌政權、右手拿股權,創造了30年的經濟榮景。但是,政府畢竟是政府,主要任務應是公平分配資源、讓民營企業在透明且公平的平台上競爭,讓最有效率的企業創造最大的利益,歐美政府官員與企業領袖言必稱「公平競爭的環境」(Level playing field),就是現代政府最重要的責任。
鏡評/中國經濟進入深水區
時事
鏡評/中國經濟進入深水區
2025.08.20 07:45
中國股市最近走勢強勁,上海與香港股市雙雙回升到2021年第四季、4年前的高點。香港股市今年更受益於「北水」(來自中國的南向資金)猛灌,從年初累計到8月,北水買超港股超過港幣9,000億元,相當於新台幣3兆5千億元的巨額資金,讓香港股市大漲3成。
鏡評/拯救新青安首購族
時事
鏡評/拯救新青安首購族
2025.08.14 06:28
金管會上週四宣布,要求銀行公會與各銀行總行都要設立「單一申訴窗口」,針對「首購」「自住」以及「已承諾」的購房者提供協助。政府出手協助民眾處理購屋貸款困難的問題,對於社會、政治與金融的穩定極為重要,絕對不能等閒視之。
鏡評/要螺絲還是要稻米
財經理財
鏡評/要螺絲還是要稻米
2025.08.07 06:28
川普對台灣的關稅終於宣布,坦白說,20%的關稅令人失望!台灣應該是僅次於日本,對川普關稅最認真回應的國家,卻只換到20%的待遇,還比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要高,真令人洩氣。
鏡評/民主程序的經濟代價
時事
鏡評/民主程序的經濟代價
2025.07.28 05:28
民主社會以「民意」為最高價值,立法院選出的立法委員代表民意,發起大罷免運動的社團也在表達民意,當兩股「民意」出現衝突時,就是一場全體人民民主素養的考驗。
鏡評/光電慘遭汙名化
時事
鏡評/光電慘遭汙名化
2025.07.24 07:28
民主國家選票是一比一的對決,但是只要民粹情緒爆發,1%的不滿也可能摧毀99%的努力。這次丹娜絲颱風從嘉南平原登陸,2個海上太陽能案場、加上極少數的陸地太陽能,總計容量損失只占全國光電設置量0.4%的災損(能源署統計),卻因為媒體極限政治攻擊,將0.4%的損失操弄成100%的政策錯誤,太陽能光電慘遭汙名化,從引領台灣走向永續能源的前瞻產業,瞬間被打入地獄。
鏡評/歐股大漲啟示錄
時事
鏡評/歐股大漲啟示錄
2025.07.17 07:28
2025年上半年歐股大漲,對絕大多數台灣投資人都是個大意外,歐洲龍頭德國DAX指數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漲幅剛好是20%,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的股市也上漲15至20%,在OECD工業國家當中,歐洲主要股市漲幅僅次於韓國(韓國有重大政治變動的特殊因素),屌打只漲五%的美國,更完勝小漲小跌的日本與台灣。
鏡評/房市冷卻是個好現象
時事
鏡評/房市冷卻是個好現象
2025.07.10 06:28
剛剛公布的6月分統計顯示房市正在降溫,六都的房地產移轉棟數(戶數)為1萬8,095戶,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4%,其中,台北、新北、桃園、高雄同步出現超過2成的跌幅,而台中市的交易減少33.9%最為驚人。
鏡評/假訊息是個大危機
時事
鏡評/假訊息是個大危機
2025.07.03 07:28
2025年下半年第一篇〈鏡評〉要談「假訊息」,透明且正確的訊息是現代化社會運作的基石,但是當下氾濫的假訊息卻像空氣中的PM2.5,分分秒秒汙染著我們身心的健康,而大多數人渾然不知,甚至連精明幹練的企業領袖與政治家,都被假訊息誤導而頻頻做出錯誤的判斷。
鏡評/戰爭的代價
時事
鏡評/戰爭的代價
2025.06.26 07:58
以色列與伊朗的戰爭勝負關鍵何在?電視新聞上,我們看到的是最尖端的AI武器與最致命核武的終極對決,但是鮮少人知道,伊朗的經濟已經只剩下一個空殼,開戰之後伊朗幣匯率暴跌、股票市場停牌、被民眾大量使用的泰達幣(Tether)等加密貨幣交易被政府關閉,網路全面封鎖,伊朗央行同時關閉黃金交易,把資金外逃的管道全數堵死。
load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