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評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19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專欄
鏡評/向左走 向右走
2025.11.13 05:28
「左派」「右派」在台灣的政治版圖與經濟發展上,從來就只有模糊的面貌,台灣只有統獨之爭、鮮少左右路線的辯論。但是自從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他的團隊在全世界強力支持右派政黨,短短不到一年,原本已經升溫的左右對立急速加溫、即將沸騰。將要來臨的2026年,「左右鬥爭」可能與AI並駕齊驅,成為影響股市投資與企業布局的主題,這個警訊明確又響亮,並非危言聳聽。

專欄
鏡評/川習會的幕後訊息
2025.11.06 05:28
被所有人高度關注的川習會順利完成,沒有意外,也沒有驚喜,但是在短短100分鐘高峰會幕後,則是中國與美國團隊日夜辛勞、做了難以想像的工作,才讓2個老闆完成6年來首度的面對面對決。釜山川習會是中美對決連續劇「第三季」的落幕,各自回家準備第四季的劇碼。

專欄
鏡評/穩定幣並不穩定
2025.10.30 05:28
3個月前,美國通過《天才法案》(GENIUS Act)給予穩定幣合法身分,各國政府與金融機構爆發穩定幣熱潮,紛紛研議穩定幣發行方案。但是,10月15日PayPal平台上的穩定幣PYUSD爆出「300兆美元胖手指」事件,雖然及時發現錯誤、快速回收,卻再度暴露幣圈烏龍事件可能危害金融安定的巨大風險。

時事
鏡評/慎防中共四中全會後的反轉訊號
2025.10.23 05:28
被許多政治網紅描述為「整整延遲了一年」的中共四中全會終於召開了,我們看到大頭大腦的政治宣示、看到充滿漂亮詞彙的「十五五」計畫經濟綱要,但是我們更關心的是,為了順利召開會議,中共拉抬股市、拉抬人民幣升值、拉抬國際金價,乃至最後祭出「稀土管制」的種種極端措施,在四中全會落幕後是否會就此反轉。

專欄
鏡評/習近平拉抬黃金 爽到川普
2025.10.16 05:28
黃金是人類最古老的投資工具,是人類文明幾千年來儲存財富最簡單的策略,AI則是人類最新的科技突破,是分秒創新、複雜到無人能懂的未來智慧,一個最簡單、最古老,一個則是最複雜、最前瞻,卻同步在2025年成為漲幅最大的亮點,二個極端對比的產業同時爆發燦爛的煙火,這個現象,堪稱前所未見。

專欄
鏡評/盧特尼克的夢話
2025.10.09 05:28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電視專訪中放話「台美晶片五五分」的產能目標,立刻引起海嘯般的口水戰。不過,台灣政府談判代表鄭麗君直言我方從未提出這項承諾,也絕不會答應這樣的條件,而台積電股價則不受威脅照樣上漲。

專欄
鏡評/壁虎不會變鱷魚
2025.10.02 05:28
9月某一天股市收盤之後,一家半導體周邊設備廠舉行法人說明會,這是一家連續五年賠錢、全年營收只有新台幣3億元、員工人數略超過一百人的小公司,只因為與先進半導體沾了邊,堪稱頂級的會場竟然擠滿投資人,連牆邊都滿滿站了一整排。

專欄
鏡評/國軍植入矽谷DNA
2025.09.25 05:28
習近平九三大閱兵,用一百年前的踢正步、喊口號的方陣來展現中共軍力;台灣則於9月18日用矽谷創新精神,在南港展覽館內,宣示中華民國國軍正在飛奔打造21世紀的韌性防衛力,「按鈕的國軍」VS.「踢正步的共軍」,大快人心。

時事
鏡評/我們與衰退的距離
2025.09.18 05:28
明明股市與經濟都火熱到爆表,為何在這個時候要談「我們與衰退的距離」? 一切數字都非常亮麗,台灣股市連續6個月上漲、不斷創歷史新高、8月出口年增率高達34.1%、主計處剛剛上修全年GDP經濟增長率到4.45%,一口氣往上調高1.35%,而且今年第二季的經濟增長率竟然高達7.96%,再現1980年代那個亞洲四小龍、青春狂飆的年代。

時事
鏡評/交屋海嘯與房貸瓶頸
2025.09.11 05:28
4週前,〈鏡評〉以「拯救新青安首購族」為標題,呼籲政府出手打通民眾購屋貸款困難的瓶頸,這對社會、政治與金融的穩定極為重要,絕對不能等閒視之,政府必須針對特定族群「做細工」,既要安撫購屋者不安的情緒,也必須在維護金融安全、避免銀行壞帳暴增的前提下,協助實際購屋者取得貸款。

時事
鏡評/群魔亂舞的股市
2025.09.04 05:28
8月的股市讓許多經驗老到的投資人感到憂心,台灣股市在8月最後1個交易日,創下24570點的歷史新高,8月全月上漲690點,連續第4個月創下上漲的紅線,雖然指數持續創歷史新高,但整體市場充滿焦躁的情緒,對於股市的長線發展,並不是好現象。

時事
鏡評/白宮公司的不公平競爭
2025.08.28 06:28
把政府當企業在經營不是個新鮮事,李光耀主政的新加坡,就被稱為Singapore Inc.,中國共產黨從上世紀1990年代之後,從北京中央到各省市的地方政府,也都公私不分,左手掌政權、右手拿股權,創造了30年的經濟榮景。但是,政府畢竟是政府,主要任務應是公平分配資源、讓民營企業在透明且公平的平台上競爭,讓最有效率的企業創造最大的利益,歐美政府官員與企業領袖言必稱「公平競爭的環境」(Level playing field),就是現代政府最重要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