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評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19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鏡評/民主程序的經濟代價
時事
鏡評/民主程序的經濟代價
2025.07.28 05:28
民主社會以「民意」為最高價值,立法院選出的立法委員代表民意,發起大罷免運動的社團也在表達民意,當兩股「民意」出現衝突時,就是一場全體人民民主素養的考驗。
鏡評/光電慘遭汙名化
時事
鏡評/光電慘遭汙名化
2025.07.24 07:28
民主國家選票是一比一的對決,但是只要民粹情緒爆發,1%的不滿也可能摧毀99%的努力。這次丹娜絲颱風從嘉南平原登陸,2個海上太陽能案場、加上極少數的陸地太陽能,總計容量損失只占全國光電設置量0.4%的災損(能源署統計),卻因為媒體極限政治攻擊,將0.4%的損失操弄成100%的政策錯誤,太陽能光電慘遭汙名化,從引領台灣走向永續能源的前瞻產業,瞬間被打入地獄。
鏡評/歐股大漲啟示錄
時事
鏡評/歐股大漲啟示錄
2025.07.17 07:28
2025年上半年歐股大漲,對絕大多數台灣投資人都是個大意外,歐洲龍頭德國DAX指數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漲幅剛好是20%,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的股市也上漲15至20%,在OECD工業國家當中,歐洲主要股市漲幅僅次於韓國(韓國有重大政治變動的特殊因素),屌打只漲五%的美國,更完勝小漲小跌的日本與台灣。
鏡評/房市冷卻是個好現象
時事
鏡評/房市冷卻是個好現象
2025.07.10 06:28
剛剛公布的6月分統計顯示房市正在降溫,六都的房地產移轉棟數(戶數)為1萬8,095戶,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4%,其中,台北、新北、桃園、高雄同步出現超過2成的跌幅,而台中市的交易減少33.9%最為驚人。
鏡評/假訊息是個大危機
時事
鏡評/假訊息是個大危機
2025.07.03 07:28
2025年下半年第一篇〈鏡評〉要談「假訊息」,透明且正確的訊息是現代化社會運作的基石,但是當下氾濫的假訊息卻像空氣中的PM2.5,分分秒秒汙染著我們身心的健康,而大多數人渾然不知,甚至連精明幹練的企業領袖與政治家,都被假訊息誤導而頻頻做出錯誤的判斷。
鏡評/戰爭的代價
時事
鏡評/戰爭的代價
2025.06.26 07:58
以色列與伊朗的戰爭勝負關鍵何在?電視新聞上,我們看到的是最尖端的AI武器與最致命核武的終極對決,但是鮮少人知道,伊朗的經濟已經只剩下一個空殼,開戰之後伊朗幣匯率暴跌、股票市場停牌、被民眾大量使用的泰達幣(Tether)等加密貨幣交易被政府關閉,網路全面封鎖,伊朗央行同時關閉黃金交易,把資金外逃的管道全數堵死。
鏡評/極端訊息充斥的平庸市場
時事
鏡評/極端訊息充斥的平庸市場
2025.06.19 07:08
2025年上半年即將結束,表面上,我們經歷了一場驚濤駭浪的風暴,幾乎每天都被聳動的新聞嚇到靈魂出竅,只是到了6月回頭一看,2025年的上半年其實非常平庸、無趣,不論是從政治、經濟基本面或金融投資來看,凡是跟著新聞標題做出的決策,幾乎都是錯誤的,大家手忙腳亂忙了大半年,回頭一看,卻幾乎都在年初的原點附近。
鏡評/台灣必須高度警覺 川習電話會議
時事
鏡評/台灣必須高度警覺 川習電話會議
2025.06.12 07:28
川普跟習近平通了90分鐘的電話,據說雙方談得開心,川普還要去中國訪問。這是美中衝突和解的重大象徵,意外的是金融市場卻水波不興,不只是美國、日本、台灣這邊,中國的滬、深、港股市也沒甚麼反應。
鏡評/川皇政權告一段落
時事
鏡評/川皇政權告一段落
2025.06.05 07:28
日前美國國際貿易法院(The 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判決川普「解放日」關稅敗訴,雖然只是冗長司法程序的一環,卻扎扎實實終結了短暫的「川普皇帝」政權。過去4個月全世界秩序大亂,根源是川普大量簽署「總統行政命令」,將總統行政權無限上綱,如今美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機制陸續恢復,川普總統權力獨大的空窗期已經結束。
鏡評/請巴菲特來操盤主權基金
時事
鏡評/請巴菲特來操盤主權基金
2025.05.29 07:28
國家主權基金是一台夢幻機器,操作得好,可以創造巨大的利益,讓國民生活無憂,強化國家戰略地位;但是制度設計不當,卻會淪為政治黨派利益分贓的超大型肉桶。台灣要設立主權基金,必須設計出符合「全民信賴,財務透明、專業團隊、創造長期增長」4大原則的制度,「請巴菲特來操盤」當然只是個比喻,卻值得賴總統與行政團隊深刻思考。
鏡評/為台電說句公道話
時事
鏡評/為台電說句公道話
2025.05.22 07:28
上週,台電公司再度成為全國新聞的焦點,之一是屏東核三廠二號機組正式除役,從1978年12月核一廠正式發電商轉,運轉了47年的核電,從此消失;之二是行政院編列1,000億元的預算,要彌補台電帳上高達4,229億元的累計虧損,但是朝野對立劇烈,撥補遙遙無期。
鏡評/政客喙 糊瘰瘰
時事
鏡評/政客喙 糊瘰瘰
2025.05.08 07:28
上週灰溜溜離開白宮,回家顧自己生意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留下將被傳誦百年的政客胡扯紀錄。
load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