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搞復酥4】番薯芋頭另類作法成名物 麵包店主打伴手禮 會員專區財經理財花蓮海邊的漂流木給了劉進立(右)靈感,他用黑糖麵團,做出漂流木餅的木紋。文 王筱君攝影吳貞慧影音陳昱弼發布時間 2020.08.28 10:54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林素珍伴手禮台灣老店乳癌花蓮菩提酥專訪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長年操勞過度,林素珍42歲被診斷罹患乳突癌,白天做生意,她強迫自己打起精神、笑臉迎人,但每到夜晚就容易胡思亂想,「兒子那時候才小學3年級,每天晚上我都會牽著他的小手掉眼淚,不知道還能不能陪他長大,先生看我這麼難過,會抱著我一起哭。」林素珍凡事力求完美,曾因操勞過度罹癌,但仍堅持親力親為打理店務。林素珍永遠難忘要北上就醫時,「先生送我到火車站,我求他陪我一塊去,但是他放不下店裡,我也只能含淚上火車。」經過3年治療,病情才獲得控制。 隨著麵包店競爭越來越激烈,2004年劉進立做出一款顛覆傳統漢餅技法的小點心,「我把花蓮最有特色的番薯、手工麻糬當餡,外層用栗子泥、芋頭泥當皮,摻入花蓮縣樹菩提子葉磨成的粉,取名花蓮縣餅菩提酥。」響叮噹的命名儼然成為另類城市行銷名物,跨入伴手禮市場,還掀起其他縣市糕餅烘焙業仿效。 劉進立19歲從麵包學徒做起,4個月就出師,47年來依舊對烘焙充滿熱情。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