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羹家香味2】醫師顧客一句話 她放大量蒜頭添風味成排隊老店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50多年前,母親潘美職在宜蘭市擺攤,賣起摻有大量蒜末的肉羹,成為在地排隊美食。老店如今交由獨子林佳宏打理,並在宜蘭開枝散葉成4家店。
50多年前,母親潘美職在宜蘭市擺攤,賣起摻有大量蒜末的肉羹,成為在地排隊美食。老店如今交由獨子林佳宏打理,並在宜蘭開枝散葉成4家店。
採訪這天雖是週間平日,但沒多久阿娘給的蒜味肉羹雙透天店面瞬間客滿,想一飽口福,得抽號碼牌等叫號入坐。一群年輕人端著剛煮好的蒜味肉羹,一口接著一口、不怕燙似地,用熱羹湯驅散宜蘭冬日溼冷的寒氣,爽快地吃出一身汗來。
「以前媽媽在做的時候,我們沒有招牌,當地人會說我們是『七仙女那間店』。」潘美職一連生了7個女兒,44歲才生下林佳宏,是最小、也是唯一的獨子,從小備受疼愛。彼時有一位醫師常上門用餐,林佳宏說:「他都會‌‌多給5元,請我媽‌‌多放蒜頭。‌蒜頭配上‌‌豬肉,‌‌‌‌本來就是很絕配的東西,‌我媽覺得不錯,‌‌‌那時慢慢開始改變。」
潘美職(右)一連生了7個女兒,44歲才生下林佳宏(左),是最小、也是唯一的獨子,從小備受疼愛。(林佳宏提供)
過去老店位置靠近宜蘭舊北門,後來乾脆取名為北門蒜味肉羹。林佳宏說,「以前只有‌6坪大,‌‌只能在室內擺上3桌,‌‌就是正港的路邊攤。客人都在外面等,在路邊排成一整排。」
林佳宏接下老店後將店名改為「阿娘給的蒜味肉羹」,2017年則把老店從舊城區,遷往2公里外的新址。
林佳宏高中畢業曾短暫在台北當婚紗攝影師,22歲那年,因母親身體不適才回家幫忙,潘美職也順勢退休,把老店交給兒女打理,但她仍每天都到店內幫忙捏肉羹,是老店活招牌。林佳宏後來將店名改為「阿娘給的蒜味肉羹」,2017年則把老店從舊城區,遷往2公里外的新址。
事實上,這道傳承自母親的好手藝,在蘭陽平原並非別無分號—潘美職的大女兒林秀貞在羅東經營北門蒜味肉羹,5女兒林秀玲則在宜蘭市另開宜蘭蒜味肉羹;2年半前,因前夫欠下鉅額賭債、躲債跑路的7女兒林秀圓,也在離鄉5年後重回故鄉,在老店原址附近開設北門蒜味肉羹—宣(卡桑)。
潘美職創立的蒜味肉羹,目前在蘭陽平原並非別無分號—潘美職的大女兒林秀貞,在羅東經營北門蒜味肉羹。
在下午用餐離峰時段走進北門蒜味肉羹—宣(卡桑),店內仍有幾桌客人,林秀圓和女兒正在店內吃飯。見到記者來訪,她有些訝異,「訪問老店要去問我弟弟啊,怎麼會來找我?」林秀圓說,除了親友或在地客,很少人知道她已重回故鄉開業。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