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語】里長伯的「農」情手遊 蓋亞多媒體董事長許智全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許智全是蟬聯4屆的里長,為了幫助小農,投入手遊界,要打造台版《開心農場》。
許智全是蟬聯4屆的里長,為了幫助小農,投入手遊界,要打造台版《開心農場》。
許智全出身北投,年少愛玩不愛讀書,人生找不到目標時,遇上貴人帶他進入政治圈,走上從沒想過的道路,25歲時成為全台最年輕的里長。3年前他創立蓋亞多媒體,結合農業、遊戲要打造台版《開心農場》。
「以前是人家拉我一把,我可以的時候也想拉人一把。」從不玩手遊的許智全,里民服務時常見農產品滯銷,想幫農民找出路,借貸投入手遊市場,連結真實與虛擬,讓玩家能「自食其果」將遊戲裡的水果變成真,也要讓自己的夢想成真。

蓋亞多媒體董事長 許智全

  • 年齡:40歲
  • 入行:進入遊戲產業3年
  • 學歷: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餐飲管理學系、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運動休閒所研究生
  • 經歷:台北市議員陳碧峰助理、25歲時成為全台最年輕里長
  • 現任:蓋亞多媒體董事長、北投溫泉里里長
  • 家庭:已婚,育有3子
  • 年收入:54萬元
  • 成功心法:做別人不願意做的,聽別人不想聽的
冬雨不斷,台北市大屯山區一片霧濛,許智全隨老農腳步沿著不甚明顯的步道緩緩下切,但踩在和了水,又有樹根、苔蘚的泥地,身體平衡實難隨心所願,不時用滑壘姿態前進,抵達橘子園時,衣、褲、鞋都染上大片泥漬。「阿伯,這段路那麼難走,你要多送我幾顆橘子。」狼狽不堪的許智全用溼抹布邊擦拭衣物,邊開口要點福利撫慰受創的身心。
許智全(左)與許多小農合作,收購他們的作物當成遊戲獎勵,不僅幫助農民,還能吸引更多玩家。

台版開心農場 收成換實品

農曆年前是桶柑產季,許智全特地到合作的果園探探,「他們東西的品質都很好,不用擔心,我是來聊天的啦!」不知情的人大概會以為他是水果盤商,事實上他是手遊公司蓋亞多媒體的董事長,也是北投溫泉里里長,採買水果是要當手遊戰利品。這些事,老農不懂,只知道今年不用煩惱用心種的橘子沒人要。
「北投、關渡平原種植很多農產品,除了橘子還有柚子,竹子湖是蓬萊米原鄉,我們服務里民時,常常接觸到一些農人,遇到產量過剩真的很可憐,才會一直在想怎麼幫助他們。」告別老農與山區後,許智全聊起自己的家鄉,和踏入遊戲產業的始末。
許智全(右2)不是遊戲業背景出身,相當尊重專業人士意見,給予很大的空間。
「3年前跟朋友開始做『米吡mipi』遊戲,本來想做成十幾年前《開心農場》那樣,種菜、拔菜,很容易上手,後來加入虛轉實,讓玩家能換到真的蔬菜水果。《開心農場》全球有450萬人玩,也是台灣上線人數最多的遊戲,只要1/10的人來玩我們的遊戲就會成功。」
秀出畫面,以「種子」為發想雛形的白色小精靈米吡,正在九宮格土地上灑水,許智全拖曳鐮刀圖示收割長成的柚子,再把作物賣掉,得到虛擬「豆幣」買更多種子、道具與農場樣式。過去遊戲經驗值趨近於零的他,為了新事業才從頭玩起,他尷尬笑說:「因為太忙,有時候忘了餵他,玩死過好幾次。」
遊戲主角「米吡」來自異世界,是遺落在台灣的種子精靈,Q版造型相當可愛。

不捨蔬果滯銷 斜槓做手遊

今年40歲的許智全出生、長大都在北投區溫泉里,25歲時成為全台灣最年輕里長,蟬聯4屆,從小鮮肉變成里長伯。「我是獨子,媽媽以前在飯店當會計,爸爸是清潔隊人員,他們工作都忙,沒空理我,小時候我都是給附近的阿伯、伯母顧。」
生活無虞,卻有些孤單,「我高中讀過2間,報名沒去的一間。」學水電、餐飲,後因愛玩而自己休學,招認少男時期有些「匪類」,「該玩的都玩過了啦!大概跟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男主角差不多。」想賺零花跑去水果行打工,17歲時就跟朋友合夥開發財車擺攤。
許智全很早就開始關注小農,遇上農產價格崩盤,會採買分送給里內弱勢家庭。(許智全提供)
「削榴槤不是一刀下去,要切下去,二手扳開。鳳梨看屁股,不要太綠,有一點黃比較好吃。」提到水果生意經,他說得鉅細靡遺,「我割(批)貨一斤10元,一開始賣一斤20元、25元,沒人潮時一斤10元,不要賠錢、賣完就好,一個月3、5萬元沒問題。但你看農民,根本賺不到什麼啊!」
許智全當兵前還做過搭棚架工人、保全,賺多少花多少,生活漫無目標,退伍後朋友牽線成了民意代表助理,磨了近5年,開始從政。
「當助理會四處去看,台灣農產品算世界第一,但常滯銷。像前幾年旗山香蕉過剩,我就買來送里內的弱勢家庭。」他搖搖頭感嘆,「箱子跟運費還比香蕉貴。」發現這非長久之道,3年前朋友揪他開發遊戲,他毫不猶豫答應。

借款籌創業金 遭奚落打槍

「朋友7年前就做過網頁版,但團隊技術不夠成熟,操作跟使用介面不順暢,一年就收攤,賠了幾百萬元。」聽起來像是個坑,問許智全怎麼還敢跳?他像個熱血大叔,一臉認真說:「因為夢想。想藉由這個遊戲,讓農業產品多一個銷售管道。」見我們有些懷疑,他著急解釋:「真的啦,人因夢想而美。我人生很迷惘時有人拉一把,找我去當助理,現在也想拉別人!而且我相信一定做得起來!」但紙上談兵容易,實行起來遠比想像中困難。
弱勢家庭學生每天上下課要長途徒步,許智全(左)捐出腳踏車給家長(中),希望減輕孩子上學辛勞。
不是遊戲專業出身的他,負責找人、找錢。里長事務費每月4萬多元,因應紅、白帖、宮廟活動,已是捉襟見肘,而手遊3個主要股東,一個里長、一個民意代表助理、一個行銷出身,家底都不雄厚,要創業只能借錢,借款6位數起跳,「當里長不能借太少,會沒面子。」被打槍很理所當然,「對方就說好好當里長就好,不要想這麼多。」
但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就不會做了。3個門外漢湊了快700萬元,透過人脈組成團隊,「錢我來找,其他都尊重專業。」許智全能做的還有找到配合的小農,「全台灣跑透透啊!彰化、雲林、嘉義、南投都有。」蘋果、荔枝、香蕉都成為實體禮盒的內容物。

為探玩家背景 里長伯親送

經歷一年多腦力激盪,遊戲輪廓漸漸清晰,最終呈現跟當初預想差異頗大,畢竟要有獲利才能持續。遊戲總監伏三說明:「單純種菜、拔菜、換實物太單調,無法增加玩家的黏著度,所以創造Q版角色『米吡』,希望將來能轉成IP(智慧財產)獲利。」
米吡被設定為來自異世界的種子精靈,流落台灣,每隻都有不同個性與特質,要餵食、陪玩,才能好好活著、幫忙種植,養成過程類似寵物雞,疏於照料就會死亡,若想讓米吡起死回生只能課金。另有像《大富翁》的概念,把台北、九份、桃園機場等景點放進遊戲,隨著等級增加慢慢解鎖地圖,擁有更多種植面積,農產品達到一定數量,就能兌換貼圖或禮盒。
玩家收成到一定數量的水果,或是課金購買金幣,就可以虛轉實,兌換糯米荔枝乾等實體禮盒。
手遊辦公室設在萬華,許智全兩邊跑,「這裡空間較大,可放農作物、禮盒。之前送過蘋果、芭樂、香蕉,最近是集集荔枝乾。」封測階段玩家約300人,為了解玩家背景,許智全有時還會親送面交,「未來鎖定大學生、主婦、上班族等,他們比較有時間玩,虛擬水果還能換真的禮盒,會有成就感啊!」
聊完斜槓創業始末,遊戲裡新一批柚子又結實纍纍了,許智全收割完,再秀出新功能,「最近加入好友、聊天室功能,可以一個拉一個進來玩。之前設計還沒完善,怕玩家沒辦法一試成主顧,我們記取7年前的教訓,慢慢做,有問題就丟上來解決。等系統建置好,才開始宣傳。」雖是手遊界新手,他相信就像遊戲裡水果要熟成,得花時間照顧種子精靈,按部就班澆水、施肥,一步一步慢慢來,終能收穫完美果實。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