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吃貨製造所」,裝潢擺設如同日本鄉下純樸復古的麵包店。從古董電視到打字機,都是老闆耀正的收集。而櫃台旁具有年代感的的木製麵包櫃,也是為了符合整體空間環境而訂製。
【試吃筆記】哥吉拉男孩打造「吃貨製造所」 拆解各式甜點再以純植物樣貌重現

台南中西區的大新街裡,有一間招牌畫上恐龍的和風喫茶店,即使在沒營業的日子,可愛爆擊的外觀也有不少人坐在門口的座位上先拍再說。不過最特別的是,這家「吃貨製造所」只販售純植物系甜點、麵包。





老闆耀正是個同樣有昭和式齊劉海的大男孩,熱愛手作點心的他雖然不是素食者,但為了分享自己的手作甜點給身旁眾多吃素的友人們,他開始自己鑽研純植物系甜點製作。耀正認為,自己最大的優勢正巧就是嘗遍各種非素食甜點:「品嘗過最原本的口感跟風味,反而可以試著用純植物的食材去還原最相近的味道。」


例如牛奶,耀正大多透過日本「丸山豆乳」或英國的「Moma燕麥奶」代替,而取代雞蛋的,則是地瓜。他說:「我用地瓜蒸熟後壓成泥,同樣能和蛋一樣具有黏著性。」雖是平面設計出身,耀正卻像個工程師,不斷拆解食物構造,再重新找尋可替代的方案,讓其以純植物性質的風貌呈現。然而這並非易事,因為隨著豆植物性成分增加,又得調整其他食材比例,才能避免有單一味道太過突出。



一年多前,耀正注意到台南的素食店家大多以小吃、自助餐為主。「不吃肉或蛋奶,應該也可以有很多選擇」的念頭讓「吃貨製造所」正式開張。耀正說:「無論葷素,應該是如同泰式、西式,純屬不同飲食風格,而非被歸類在特定的群體。」他期許這家昭和風喫茶店,能夠同步顛覆葷、素食者雙方的想法,成為彼此的橋樑,也讓甜點本身的多元性被看見。


吃貨製造所 Roar Factory
-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大新街57號
- 電話:0963-518-492
- 營業時間:10:00~18:00,週一、二、三公休。
- IG搜尋:roar_factory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