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毅番外篇】走入個案家中的心理師 魏明毅:我不相信這個人有被翻遍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魏明毅在嘉義獨立書店與讀者分享新書及經歷。
魏明毅在嘉義獨立書店與讀者分享新書及經歷。
訪談中,魏明毅數次提起人類學訓練如何改變她從事心理諮商及社工督導工作的態度跟方法。其中一個例子是多年前,她曾經接觸一個重度憂鬱症、長期遭受丈夫家暴、性暴力的個案。她們在會談室首次見面,對方如典型想像中的重鬱症患者,全身無力,頭低低的,說起話來氣若游絲。
那位婦女長期受到丈夫苛刻對待,早餐、午餐包含兩個孩子的份,只有4、50塊錢能夠花用,半夜還會被晚歸的先生踹醒,長期無法安睡,「我問她你有吃飯嗎?她說她就吃3顆水餃,她沒睡又沒吃,當然沒有精神,所以我不會解釋她縮在一起的那個姿勢是重點⋯我就跟她說,我們這次不談話,我下次去你家。」
一般心理師不入家,但魏明毅想法很不一樣,「我要到她家我才可以(知道),她這個人才會變立體,她生活在什麼樣的空間?睡在什麼樣的床上?她的家裡有她自己的東西嗎?」她去了個案家裡,對方住大廈社區,中庭布置花卉盆栽,有人精心照養,魏明毅一問之下才發現,這些竟都來自這位婦女的手藝。
「我說你是綠手指!她說什麼綠手指?她覺得那沒什麼。如果我今天沒有入家,我只從她嘴巴吐出來告訴我她是一個沒用的人,我因此就相信他、只是陪伴他、只是不斷傾聽,我不可能知道她是綠手指,那綠手指對她到底有多大的影響?」魏明毅明白對方是有能力的,有其知識、強壯的部分,後來魏明毅鼓勵對方賣盆栽,擁有自己的收入、在財務上獨立,「她長期被罵蠢、豬、很笨,所以認為自己有的東西全部都是沒有用的,我跟她說你真的可以賣,我可以跟你買,」之後對方也真的發展起自己的事業。
不同於僅僅陪伴、傾聽,魏明毅認為專業工作應該是一面鏡子,「我可以照每個面向給她看,所以我的觀點就會不同於醫生給她的觀點,不同於她娘家給她的觀點、不同於她自己或是她先生給的觀點,那實在是太有力量了。」魏明毅提高了些音量說,這是她對自身工作最喜歡、最有精神的時刻,「這不是正向或樂觀的觀念,人有可能用3年前或10年前的眼光來看自己,但人是在變化中的,我一定會在你身上找到新的、不一樣的東西⋯我不相信這個人有被翻遍。」
「真的是會令人會起雞皮疙瘩,包括我書裡面寫的小新也是,我從他身上看到的東西(幽默感),我只是反映給他而已,我並沒有拯救他、也沒有鼓勵他,就是把我看到的跟他講,這件事情本身就充滿了力量,因為你就是那個人,不是我鼓勵你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我只是把我看見的很暗很小的地方說出來。」魏明毅解釋,這如同以人類學的方式進入田野工作,「要把現象給理解、看清楚。」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