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莊建福路巷弄住宅區的登義參藥行,雖不在鬧區,平日白天仍陸續有客人上門抓藥,初次消費或不懂中藥的人,踏入登義也不陌生,商品櫃上擺放著各式漢方茶包、藥膳湯包,皆能試聞氣味,參雞湯等中藥配方則整齊排列包入透明真空袋內,冰置於冷藏櫃中,如伴手禮店的商品與陳列方式有別於傳統中藥行,熟客蕭小姐見記者採訪忍不住推薦:「我最喜歡麻辣鍋配方,加水和食材就可以煮麻辣鍋很方便,而且包裝一眼看得見所有中藥,很安心。」
【台灣老店】老中藥行到產地挑藥材、首推體驗課 擺脫夕陽產業開進誠品
登義參藥行專訪
台灣中藥行逐年減少,客群老化,少有年輕人願意傳承,但登義參藥行二代吳孟龍兄弟不甘父母的藥行被時代埋沒,推出方便料理的藥膳包、漢方茶包和DIY體驗課,吸引年輕族群。
登義原本只是位於新莊的小藥行,創始人吳瀛洲30年前便跑產地挑藥材,把關品質,加上太太曾麗玲擅於客情維繫,在巷弄內做出口碑。
但社區客源始終有限,吳孟龍兄弟大膽到宜蘭傳藝中心、誠品等百貨公司開分店,打開知名度,他們想推廣生活處處是中藥,只要爭氣,沒有夕陽。
成功轉型 全家投入
坐鎮藥櫃30多年的第一代老闆娘曾麗玲聞言笑得爽朗,深感欣慰,她說過去客人買藥材多數能直接點名中藥,「現在客人常講不出來,只說要吃那個黑黑、黃黃的,我們就要猜他講什麼,後來轉型也是針對這個問題,改透明包裝,藥材全部展示出來,可以認識中藥,也能看見品質。」
中藥行曾被視為夕陽產業,客群老化、二代不接班及《藥事法》修訂後中藥行業者執照難取得,店數從30多年前全盛時期1.5萬多家,至今僅存一半,轉型談何容易?但登義能成功進化,從巷弄小藥行開進宜蘭傳藝中心、誠品等百貨公司,如今6間店,關鍵在於全家人皆熱情投入。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