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琪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4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財經理財
富邦、台新看中寵物和學習市場 跨界橫向合作產業大咖
2025.08.06 12:55
「Crossover(跨界)」是個行銷上的老詞彙,但不得不承認,用得妙、用得巧,「1+1大於2」的綜效是效益前進的動能。而相對保守的金融業垂直整合內部銀行、證券到保險的交叉運用,同時對外將對手化為隊友,彼此成就,甚至還有證券公司因勢利導,推出很夯的寵物險。

財經理財
台美對等關稅20%衝擊 勤業眾信、資誠提醒:留意半導體供應鏈變動與相關法遵程序
2025.08.01 10:59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台灣對等關稅稅率為20%,此對等關稅稅率高於同屬半導體供應鏈主要國家包括歐盟的德國及荷蘭、日本與韓國的15%,而與越南相同。雖對等關稅稅率已經公布,但若以日本、越南為例,台灣仍可持續對美溝通更完整投資規模及對美國產製品市場開放程度,爭取調降對等關稅及貿易協議內容。同時,各國對美貿易協議細節內容,也需要進行國內相關法律程序,仍存在許多變數尚需觀察。

財經理財
獨家/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關稅出爐影響房產業 關鍵在放款
2025.08.01 10:29
台美對等關稅20%揭曉,台灣企業進入新一輪調整期,對於已經冷到不行的房地產業來說,又有什麼影響?

財經理財
南部颱風驟雨災情嚴峻 金控群與網銀齊捐錢共逾上億元且實踐ESG
2025.07.31 18:17
氣候變遷成了全球需面臨的重大課題,特別是集中下驟雨,不僅造成家園損壞,事後又有疾病問題產生。諸多金控紛紛解囊一助南部災情及提供申貸便利外,另一方面也實踐ESG精神。

財經理財
5億元增資成泰山與街口訴訟案救命稻草?!
2025.07.29 11:48
「消失的36億元」可能粉碎「街口網路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櫃之途的關鍵?7/28日,街口支付與泰山陷入股權交易訴訟,高等法院二審第一次開庭。由胡亦嘉一手創辦的街口支付,成了「街口網路金融科技公司」走向上市櫃之途不中斷的救命丹藥嗎?

財經理財
新新併王國誕生1/擠身金控第四大 吳東亮直言:在業務互補下,絕對是1加1將大於2
2025.07.24 21:29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正式合併揭牌,金控版圖也出現變化,兩者合併整合「銀行+壽險+證券」完整布局,且擠身為國內第四大金控,14家金控總資產中市占率10%,擠身國內第四大金控。這個歷史里程碑,也開啟了國內金控競逐的新篇章。

財經理財
新新併王國誕生2/揭牌成就一場家宴 新光小公主吳欣嬡大大擁抱嬸嬸彭雪芬
2025.07.24 21:29
儘管合併過程中,歷經「兄弟鬩牆」和「搶親」戲碼,最終於7月24日,「台新新光金控」新招牌揭幕。「兄弟合力,齊力斷金」也在歷史的一刻,上演一家親祝賀的溫馨場面。

財經理財
台新新光金控合併揭牌 躋身國內第四大金控
2025.07.24 12:06
隨著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正式合併揭牌,金控版圖也出現變化,兩者合併整合「銀行+壽險+證券」完整佈局,且躋身為國內第四大金控。這一洗牌變化也意味著將有新的一波競逐即將開始。

財經理財
九公里地竟成元大銀、華南銀、中信銀等業者新決戰地
2025.07.23 19:23
高雄市亞灣區面積約9平方公里區域被劃分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範圍從中正路以南、民族與民權路以西、復興三路以北到亞灣區。區區9平方公里這塊地也成了許多銀行爭取高資產人士必爭之地。

財經理財
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 國泰世華銀行搶頭香
2025.07.22 18:30
為提升台灣成為國際資產重要樞紐,金管會與高市府合作設置「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為全台第一個示範專區,目前金管會已核准23家申請金融業者,並將於7月起陸續啟用營運。國泰世華銀行則是第一個進駐業者。

財經理財
【陸企套殺政三代】陸資狠吃創業心血 名門子怒批:遇到海盜!
2018.03.21 05:20
耐人尋味的是,牽涉到公司可能被吞併可能性,難道沒有警覺心嗎?但對於長期在美國公司上班的陳宇銘而言,這次還真的是有理遇上無理的海盜,怎麼也說不清!

財經理財
【陸企套殺政三代】中陸資圈套?陳履安子告中國海航詐欺
2018.03.21 04:59
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併購屢見不鮮,包括萬達、復星、安邦和中國海航被稱為中國併購「四大天團」,然而在中國銀監會強力調查下,僅剩復星還活躍。值此同時,台灣前監察院長陳履安次子陳宇銘在美創辦的線上旅遊網站公司Travana,卻被中國海航僅以2,750萬美元入股成為大股東,並派人進公司掌控,但才一年多,中國海航不履行合約注資,反而宣告Travana破產,強制清算。陳宇銘等小股東在美提出告訴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