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當年連岳父都不吃的火腿 他卻讓它起死回生會員專區時事文 呂明潔攝影陳宗怡發布時間 2017.01.05 15:43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2 臺北時間年菜火腿南門市場萬有全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真正好的火腿,肉色鮮紅如火。」萬有全接班人田種苗說,火腿經過1年熟成,去除發霉部分,才能散發醇厚鮮香,就像做火腿34年來,去蕪存菁的過程。1945年上海萬有全派徐三竹來台試賣火腿,卻在國共內戰後,再也回不去。後來他和田種苗兄弟的父親田紹聖、同鄉趙天裕合作火腿事業,也將老店傳承給田家下一代。但整隻的火腿曾因家庭人口數變少,料理不易而沒落。老店力求轉型,不只推出小包裝、印食譜宣傳,未來更想搶進熟食調理包市場,經過時間考驗,老店的熟成韻味,正要散發。1945年上海萬有全派夥計徐三竹來台試賣火腿,卻在國共內戰後,再也回不去,徐三竹只得在台灣另行開店,正式和上海萬有全分道揚鑣。12月底的台北南門市場,年味漸濃,萬有全火腿攤位的訂單電話響個不停,「沒有辦法便宜了,我這是批發價,現在成本真的很高啦!」遇到客人殺價,第二代老闆田種禾面露無奈,年節將至,豬肉漲,成本高,做火腿的辛苦,難向外人道。不只台北門市忙販售,台南的工廠也一刻不得閒,負責製作的田種禾弟弟田種苗說:「年底非常忙,進工廠就像打仗一樣。」因為火腿從鹽漬到風乾熟成,需時一年。而這個浙江金華火腿到台灣落地生根的故事,要從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後說起。創立於1851年的上海萬有全,專營火腿臘肉與南北貨,台灣光復後,夥計徐三竹被派任到台灣賣火腿,後因1949年國共內戰而回不去,滿腹鄉愁只能寄託火腿,徐三竹只得在台灣另行開店,正式和上海萬有全分道揚鑣。但徐三竹只會賣不會做,登報找火腿師傅代工,供貨的人正是田種禾的父親田紹聖與同鄉趙天裕。2人曾是十萬青年十萬軍之一,來台後合開火腿工廠。田種禾說:「我們祖籍是浙江東陽,做火腿的產地,家家戶戶都做。」字正腔圓的語調,說著他外省第二代的身分。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