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義軒開始做蛋捲那年,就是1979年中美斷交的時候。」從早上7點就開始忙著調配蛋捲原料的曾華誠,過去都在福義軒製作蛋捲原料,1998年,已經退休的他為了小兒子重起爐灶,創立丹鳳蛋捲,一聊起台灣蛋捲的故事,他顯得精神奕奕。
【丹鳳蛋捲番外篇】蛋捲源自香港 幾經波折在台發揚光大

說起手工蛋捲,許多人可能會想到嘉義蛋捲名店福義軒,或食品大廠喜年來等品牌。據福義軒創辦人次子、丹鳳蛋捲創始人曾華誠描述,台灣的蛋捲源自香港,經過台灣業者改良後發揚光大,成為民間休閒零嘴或過年過節的伴手禮,蛋捲能飄洋過海到台灣,其實中間還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曾華誠說,當時有一位台灣企業家,在香港吃到港式蛋捲後驚為天人,便找香港蛋捲師傅買下技術回台發展,但苦於早期製作蛋捲都用瓦斯煎盤,煎一根蛋捲人工得要多捲2次才能做好,費工又費時,這位台灣企業家便找了一位做食品機械的老闆,把瓦斯煎盤改良成電熱煎盤,卻意外被學走整套功夫。
曾華誠回憶:「這個做食品機械的老闆,進到工廠裡頭,一面看工人做蛋捲,一面看師傅攪原料,等到都學會了,才跟這個企業家說,瓦斯煎盤沒辦法改成電熱的,但他自己卻偷偷改造出可插電、手掀式的電熱蛋捲煎盤。」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