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股后被批光芒不亮 老闆這麼說會員專區財經理財2003年聚陽股票上市,2005年營收便衝破百億元,打破外界對紡織業已是夕陽產業的印象。文 邱莞仁攝影陳俊銘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8.04.16 10:5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創業周理平頭家開講紡織業聚陽台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1990年,周理平與十幾位老同事,合資800萬元創立聚陽,靠著培養內部設計能力,以及精確的全球布局,搭上快時尚潮流,2003年聚陽股票上市、2005年營收衝破百億元,2009年更拉出營收連7年成長,2015年股價飆上300元,一度位居台灣紡織股后。然而,近年因快時尚風格改變,加上全球經濟走勢疲軟,歐美品牌庫存增加,聚陽的股價回檔至百元,談到外界對股后光芒不亮的批評,周理平卻是老神在在。1990年,周理平與十幾位老同事合資創業,成立聚陽實業。(聚陽提供)「跟我們的股價的高點比,現在當然差很多。」周理平笑說,「但你用現在的股價跟我們上市的起點45元比,130幾元也是45元的好幾倍,那很不錯了,我們就是好好經營,長期來看是反映基本面,「股價只看1、2年不準,但你看長期的5年、10年那就很準了。」「我坦白說,我們股價在3百多元的時候,我也不是很相信這個價錢。」周理平笑說,股價與整體市場的連動性很強,因公司鼓勵員工買進自家股票,曾有員工對於沒能在300元股價高點時,多出脫一些股票感到後悔,「我只能鼓勵他,畢竟要比是比不完的,現在的股價我覺得真的不差,我們不需要自暴自棄,感恩知足就好。」周理平(右)認為,自己不會因股價走勢感到壓力。圖為周理平出席去年股東會情況。周理平也坦言自己不會因股價走勢感到壓力,他直言,市場價格的認定是很公平的,「我們就是繼續努力,在目前這個水準上逐步提升,這是我們的目標;把公司做好,它(股價)就跳得好高,也會超過你的想像。」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