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公司)就是大家一起創立的,所以我們比較特別,大家是經營者也是投資者。」周理平解釋,早年聚陽剛創立時,因公司沒有多餘資金發放獎金,因此當第3年公司獲利後,便開始推動員工持股信託。
這老闆鮮少獨照 7成股份都在員工手中
20多年前,周理平因前公司宣布結束台灣工廠營運、外移菲律賓,面臨人生最大的中年危機。不甘心提前「被退休」,他與十幾位老同事合資創業,成立聚陽實業,一路帶領聚陽去年營收達233億元,一改紡織業屬夕陽產業的既定印象。
或許是因今日的成就,都是眾人合作的成果,在訪談的過程中,周理平把自己的角色縮得很小,拿出幾張公司重要活動的照片,幾乎都是他和一群員工合影,卻少有他的獨照。
周理平指出,「剛開始是從比較高階的員工開始,進行8到10年後,推動持股信託的對象,就一路從比較高階的員工,降到比較中階的。」
為了鼓勵員工持股信託,周理平指出,只要員工投資3000元,公司便補貼1000元,等到2003年聚陽股票上市時,公司又再推動一波基層員工認股,使得有近70%股份由員工持有,截至目前,聚陽超過97%的員工都有持股信託,員工不僅是雇員亦是投資者,幾乎都有兩個身分,眾人齊心替自己打拚,無形中也凝聚了公司的向心力。
2005年,聚陽營收衝破百億元,搭上快時尚潮流,2009年到2015年間更創下連7年成長,營收從133億元增至233億元,股價一度飆上300元,躍居紡織股后。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