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人舒米如妮是港口部落海稻田復耕的重要推動者,我們來訪的這一天,她在雨中補秧苗,和林務局官員場勘討論要整修部落水圳,想為更多乾涸土地引水找生機,她的「哇助」(阿美族語的狗)無論晴雨都跟著她跑進到田裡,她在水田間插秧,哇助在田梗上打滾,她返鄉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太陽的孩子》。
【找米獵人】舒米如妮復耕海稻田 重現餵養《太陽的孩子》的亮紅黝黑米飯
田間秧苗正綠,翻開的新鮮泥土和著雨露,空氣裡投遞來的是春耕訊息,每年春季,農人們都要把手捏進土裡、把天扛在背上,透過這樣的儀式為農忙開場。
在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裡的水梯田捱著海邊,田裡蘊育出強悍的稻子,它們是日日吹海風、每天迎接第一道曙光的海稻米,這片美麗海稻田也是阿美族人復耕重建的家鄉地貌。
「小時候遇到田裡收割期,我們要跟著大人一起到田裡,但孩子不能踩到田間,因為大人覺得小孩調皮會礙手礙腳,所以我只能待在『達魯岸』(阿美族語休憩所)負責送水,或是去抓蟋蟀串起來烤,烤給阿公阿嬤當小點心。」舒米如妮的童年記憶都在田邊,「我看過以前40年代到50年代的港口部落空照圖,當時幾乎沒有建築物,稻田緊貼著海邊,環境非常漂亮。」
跟許多部落原住民的命運相似,舒米如妮年輕時也離家在城市生活,別人形容她為了復育土地的使命回到部落,她淡然地回答:「其實我不是為了復育回來的,我是因為在都市裡飄浮不定,婚姻、事業都失敗、工作也沒了,我內心在尋找療癒的地方,很想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所以回來家鄉。」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