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番外篇】平凡髒汙裡的美麗瞬間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是枝裕和擅長拍攝日常小人物的悲歌,從客觀的人性凝視之中,讓人重新尋找到生命的救贖。
是枝裕和擅長拍攝日常小人物的悲歌,從客觀的人性凝視之中,讓人重新尋找到生命的救贖。
被問到坎城影展頒獎典禮前2小時在做什麼?當下心情如何?是枝裕和側著頭,搔了搔腦袋喃喃說道:「2小時?4點左右嗎?我在做什麼?確認受邀參加頒獎典禮之後,我和劇組聚餐,簡單先慶祝了一下,然後去買官方紀念商品,之後回到飯店房間。因為是典禮受邀嘉賓,當晚可入住Majestic(馬傑斯)飯店,我們影展中途一度換到比較便宜的旅社,所以我再度打包,準備換地方。回到頒獎典禮,坎城影展通常不告訴你獲得什麼獎,只會通知要出席,所以事先準備得獎感言的話,反而會把自己搞得很混亂。」
又說:「比如之前出席典禮帶著《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事先預想了很多感言,如果得最佳編劇要講這個、最佳導演要講那個、得大獎要講這樣……設想相當周全,結果只得了最佳男主角獎,想好的感言打回一片空白。所以這次決定不要先想感言了,得獎當下再思考要講什麼。」宣佈新片《小偷家族》獲得大獎時,是枝裕和表面上看似冷靜,上台致詞時,卻坦白地說,自己雙腳一直在發抖。
影評人鄭秉泓說:「《小偷家族》裡的小孩子,演技非常自然,像是回歸他早年紀錄片式的拍攝方式,也充滿社會議題的思索。他的電影一貫探討的主題是記憶與血緣,不管是拍都市人的疏離,或鄉下人的心境變化,都很細膩。但他跟同樣獲得金棕櫚獎的黑澤明或今村昌平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另外二個導演都有濃厚的日本傳統味道,會給予外國觀眾強大的民俗衝擊,是枝裕和卻沒有標榜異國風情,而是回歸最本質的人際關係衝突。」
新片《小偷家族》集是枝裕和美學之大成,除了寫實社會脈動,也探討了他長此以往念茲在茲的血緣命題。(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是枝裕和曾經透露自己有個怪癖是,喜歡在新幹線上寫劇本,創意會奔湧不絕。「我也不知道為何沒有其他地方像在電車裡下筆那麼容易,遠勝於第二名的場所『深夜的家庭式餐廳』,且數十年來一直穩坐第一名。製作《橫山家之味》這部電影時亦復如此,劇本的構想是在東京前往京都的新幹線上想出來的,並在第四趟往返東京的旅途中寫完第一稿。現在新幹線在我創作電影時不可或缺。」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