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順貴專訪二】善於長期抗戰的環境律師 入閣卻因務實跌了跤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這天詹順貴帶我們去烏來賞鳥,他曾擔任台北野鳥學會解說員。
這天詹順貴帶我們去烏來賞鳥,他曾擔任台北野鳥學會解說員。
環保人士對於長期投入環境運動的詹順貴入閣,本來抱以厚望,但他深知修法不是一蹴可及,務實的想逐步推動改革。沒想到,他的務實卻造成他此生最大一次跌跤。
時間回到今年3月14日,2006年就通過環評的深澳電廠重新提出環境差異分析報告,新技術、機組將汙染量降低三分之一。那天下午2點開始大會,前面審了3、4個案件,深澳案在傍晚5點多才登場,當時詹順貴已全神貫注近6個小時,直到9點多才開始投票。
「開票的時候我去上廁所,回來看到8比8平票,那一瞬間我知道,不管裁示哪一邊,都會引起軒然大波。」但主席馬上要做出決定,他說,進了廚房就不能怕熱,如果不通過,在法律上,台電可以按照舊有的開發方式,畢竟在現有框架下,沒有退場機制,前後比較還是新案比較好。但他心裡有底,一旦同意通過,四面八方射過來的箭,將令他成為環保團體口中的「支持燃煤」、「打手代言人」。他畢竟是法律人,即使是不夠完美的規則也要遵守,他終於投下贊成票。

辭職5天 電廠 不建了

當天晚上不會因此睡不好嗎?他說,沒特別睡不好,但其實當官後一直淺眠,一大早就要起床看新聞關注輿情,「如果要老奸巨猾一點,確實可以說這次不要裁決,下次大會再討論,不要承擔罵名、以拖待變,但我主持的經驗沒那麼嫻熟…。」他語氣慢了下來,臉色顯得有些疲憊,坦承自己不夠有政治手腕的缺失。在法律前負起責任的想法,高過一切。在他辭職5天後,行政院長賴清德隨即宣布深澳電廠不建了,詹順貴感嘆這是個遲來的決定。我們說:這樣你的前科可以註銷了。他訥訥地回答:「可是這個烙印會跟著我一輩子。」
今年3月的深澳電廠環差會議上,主席詹順貴宣布修正後通過。(翻攝自公視)
詹順貴是台灣少數熟悉環境與土地相關法規的法律人,立委林淑芬說:「有理念價值的人非常多,但有環境政策法案規劃能力的人非常少。他很務實,比如制定《國土計畫法》時,設置國土復育基金補償土地被禁止開發的地主;制定《濕地法》時,也不是禁止開發,而是三階段:第一是迴避,第二是如果無法迴避,一定要採取衝擊最小的,第三如果必定有衝擊,要做人工濕地把功能補償回來。他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那種人,而是很務實去看問題。」
這也令人想起他過去參與過轟轟烈烈的運動,主要貢獻是在環境與土地爭議中開闢法律戰場,包括2005年替3位被林務局指控搬走風倒櫸木的司馬庫斯原住民辯護,他從傳統領域觀念下手,最後讓原住民獲判無罪;幫助杉原刺桐部落原住民阻擋美麗灣BOT開發案,最後2度撤銷環評,是台灣第一起公民訴訟勝訴的案例;為永春都更案不同意戶彭家向台北市政府打行政訴訟,去年北市府敗訴定讞;中科三期環評案,他為居民堅持施工前就必須完成健康風險評估,爭議近10年,最後被最高法院撤銷環評…。漫長纏訟期間勝負不只眼前,而是比氣長,資深環境記者林靜梅說他「很能長期抗戰,以耐力與續航力對抗當權者。」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