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順貴番外篇】如果重來,這件事可以做得更好…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詹順貴檢討自己在修法公聽會上不應該離開會場。
詹順貴檢討自己在修法公聽會上不應該離開會場。
問詹順貴,入閣2年來,有沒有哪一件事情是重來一次可以做更好的?
他沉吟了一會兒,提到了2017年6月6日在台北舉辦的環評法修正草案公聽會。那是他跟老戰友環保團體們大吵、情緒失控的一次。那天會議開始不到5分鐘,有些環保團體認為場地太小,開始爭吵不休,詹順貴動怒宣布「不開了」之後離去,半小時後,在環保署長李應元的陪伴下,他又回到會場,為自己情緒失控道歉。
「確實當天不應該貿然取消,讓大家白來一趟。如果重來一次,就是第一時間租一個很大的場地,但其實很難拿捏。後來我們租了一個很大的場地,可以容納3、400人,第一次坐9成滿,第二次不到200人,第三次之後100個不到,很浪費公帑……」,還是滿腦子都是務實的想法。
那次太太林子淩並未護航,反在臉書上公開說:「進廚房就不要怕熱,是詹ㄚ貴入閣時自以為做好準備,顯然他過於自負了。」詹順貴入閣後,太太林子淩較沉潛,少去參加運動和環評會議,朋友們都開玩笑說她「犧牲很大」。
環保署長李應元(左)與詹順貴(右)。
在他任內,部分環保團體批評他「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與環保團體的衝突反而不斷上演。例如詹順貴認為應放寬都會區蓋高樓,不需做環評,也被痛批是財團打手。詹順貴解釋,「應該是都市計畫來處理,例如在信義區要蓋高樓,環評有什麼意義?那邊不會有生態環境的問題,環評意義很有限,文化資產保存法可以處理文化資產的問題。而山林、海邊,對人類影響比較大的石化廠、煉鋼廠、高鐵,這方面才是環評需要守的地方,我們的環團很喜歡什麼都放在環評,讓它動彈不得。督促都市計畫審議加嚴、開放民眾參與,應該要去衝擊那邊,逼它開放,而不是一直來環評這邊,一直膨脹過熱當機。」
「進入體制的時候,因為享有公權力,為了避免獨裁專斷,當然要聽不同的聲音,不是只有環團才叫人民,勞工、居民也是,我覺得這是跟民間不一樣的地方。」
去年9月,邀詹順貴入閣的行政院長林全卸任,他已經萌生辭職念頭,「我進來是要修環評制度,之前深澳我沒有辦法,我投贊成,該被罵我被罵。這次三接這樣,我已經很難對外講,我要把環評制度修好,我們自己都不遵守環評制度了。環評制度不能被這樣弄,真的很難看。」三接畢竟過關了,他感嘆之餘,又露出小虎牙笑說:「如果重來,或許當初跟林全一起走,這樣後面很多事情就不會出現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