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的張永華,決定在台北開店,「每個人都說我腦袋壞了。我頂下復興南路一個店面做,去換營業執照資料的時候,承辦人員說:『大家都是來申請暫停營業的,只有你是申請開業,你的心臟一定很大顆!』」
【麻辣霸子重出江湖三】SARS時開店被笑腦袋壞掉 他改收費月飆360萬

張永華開過18家餐廳,可以寫一本餐飲史,也見證過經濟的興衰起落。其中最成功、最令他驕傲的的便是16年前標榜道地四川料理的川巴子,回憶初開店,其實也走過慘澹。他2000年就在上海開火鍋樓,2003年回台探親時碰上SARS,不久後上海也淪陷,一時便回不去了…

當年的川巴子就主打15種鍋底,水煮牛、香辣蟹鍋、酸菜魚片鍋等都是招牌。「我在上海的店,鍋底更多樣,還有鴿子鍋、麻雀鍋,上海人什麼都吃,麻雀鍋裡塞滿20隻麻雀,炸得酥酥的…每樣鍋、每道小菜我都會做,我請的師傅都是四川人,我要他們教我,看著我做。最重要就是香料、中藥比例配方好不好,有沒有把香味調出來。」

對自己的正宗四川味還有特色小菜,張永華信心滿滿,但川巴子2003年5月開幕後,還是經歷3個多月的慘澹。「那時候整個東區都沒人啊,但客人會給我鼓勵,他們說,SARS會過去,冬天會來。冬天是火鍋旺季嘛!」
當年火鍋軍分二路,「一是單點,什麼詹記、寧記、太和殿。一是299吃到飽。我騎機車出去轉了一圈,回來就決定從單點改成395吃到飽,我是第一個敢提高吃到飽價錢的。」張永華回憶,9月改成吃到飽後,業績就開始上來,「後來有媒體採訪報導,我們每月業績就double跳,12月最誇張,跳到360萬元…」

復興南路原始店是人氣夯店,永遠都有訂不到位、在外面排隊癡等的客人,張永華後來就在復興北路又開一家,「後來復北店要漲租金,我就不租了,搬到吉林路。」最巔峰的時候,張永華擁有2家川巴子火鍋店,還有4家麵店。「我還是台灣第一個用關廟麵,研發成一包一包乾拌麵賣的。那時候購物台一天就賣了500箱…」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