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恆的曇花1】罹癌變18歲文藝少女 顧德莎把人生寫成小說

顧德莎讀書時期是文藝少女,她編學校校刊,寫文章投稿報紙副刊,還出版了個人散文集。18歲畢業的隔天,她北上進入紡織廠工作,此後37年不曾提筆。2012年,癌症像是一份禮物,讓經歷工廠倒閉、婚姻破碎的顧德莎停下腳步,回顧人生。
6年間,她寫出小說《驟雨之島》,描述1980年代台灣紡織產業崩毀所帶來的命運悲歌,更在個人回憶錄《說吧。記憶》中,以溫潤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人生,用文字開出一朵永恆的曇花。
即便癌末,她仍出席自己的新書座談,接受我們的採訪。顧德莎於4月15日凌晨病逝,享壽61歲。
提起20年前親手種下的那盆曇花,61歲的顧德莎忍不住惋惜,花苞已結,盛開的夜晚也不遠了,「結果隔2天就不見了。」原來鄰居覺得好看,端走了,聽她問起也沒打算還。「人生很多東西都會失去,那時候已經對失去不是那麼憂傷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