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麥園現在成了鳳梨酥的代名詞,但店名的蛋糕二字,透露了老店的起源,「以前木柵路上晚上黑漆漆,只有我們還亮著燈。」來自宜蘭的老闆娘李素霞憶當年,那是鳳梨酥還沒成為台灣代表土產的年代,她和嘉義北上的漢餅師傅因餅結緣,婚後胼手胝足,從中式餅和蛋糕起家創業,卻以一味鳳梨酥闖出名號。
【老麵包店的中秋】名店鳳梨酥玩新哏 蓴菜洛神都入餡
說起鳳梨酥,「佳德」「微熱山丘」的名號響叮噹,但對住在台北文山區的人而言,在地耕耘30年的「麥園蛋糕」四字,或許更深植人心。比起皮厚而鬆的主流款,麥園的鳳梨酥皮薄餡多,近年還用台灣在地農產開發出一系列口味,吃鳳梨酥不再老哏。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