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傘運核心價值還是愛與和平;而今,「暴力的邊界」正在被廣泛討論—砸毀地鐵,是暴力嗎?朝警察扔磚頭,算不算暴力?
【傘運五週年3】反思制度的暴力 香港人幫全世界戰鬥
據《明報》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近日民調,69.4%受訪者認同「和平非暴力」原則。但當被問到「大型示威未能令政府回應時,示威者激烈行動是否可理解?」55.7%表同意或非常同意,26.9%不同意。
「『為何這是暴力?』『暴力是不是一定是錯的?』這二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思考,尤其是香港這種還沒有民主的地方,更需要去思考。」當年提出「讓愛與和平占領中環」概念的戴耀廷在獄中反覆辯證,有了不同以往的結論:「一個社會情況比較複雜時,在特定處境下使用暴力是不是一定是錯?社會需要普遍的討論,才能做最後決定。」
長年研究法律的戴耀廷說:「從法律上,無論你怎麼定義暴力,違反法規,自然要受到懲處。但什麼是暴力?這不單是法律定義問題。」「以前大家對定義暴力比較簡單—破壞一些物件、傷害人的生命,一定就是暴力。但到了現在,例如7月1日抗爭者衝進立法會,他們是破壞了玻璃、針對政治意義明顯的東西做了一些破壞。但這是暴力嗎?」
「年輕人比我們想像力更高,刺激我們去想這個問題。」戴耀廷同時研究神學,他舉例,神學家Stephen Charles Mott談基督教如何使用暴力:「若你見到一人正在對另一人使用暴力,會威脅生命,你唯一可阻止這事發生的方式,就是使用某程度的暴力。所以,某些處境下,暴力是需要的。」「暴力,只是物理學上的暴力嗎?在香港,我們看到制度上的暴力。制度暴力對人的傷害是非常厲害的。它對人的傷害未必讓你流血,但它會傷害你的尊嚴。」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