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瑾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16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人物
心內話/躺在祢的眠床
2025.05.08 05:28
媽媽過世前幾週,我和她大吵一架,導火線是疫情期間我在中國工作,她想幫我領政府發的3千元振興3倍券,要我寄健保卡回台灣。我嫌麻煩不願寄,她竟謊報我健保卡遺失,想申請一張新健保卡,這樣就可以幫我領3千元。我很不爽,誰知一冷戰,就冷戰到她離世。

時事
召回不良政客/民進黨不敢指揮公民團體 教育界
2025.05.02 05:28
這是一個召回不良政治人物的時代,當人民發現集會無效,他們不再被動,而是推動罷免成真:從牧師、法師、醫生、教授、到紀錄片導演與小說家,他們原本沉默,卻因體制崩壞與中共滲透而感到威脅逼近眉梢,演變成一場全台跨界聯合的集體召喚:有人犧牲教會空間、有人燃燒業餘時間精力、有人推著母親四處宣講,也有人用自己的方式致力文化外交。這場大罷免行動,與其說是針對特定立委,不如說是一場對遭敵對勢力入侵滲透恐懼的反抗,為了守住台灣價值與制度底線的行動。

時事
召回不良政客番外篇/國小女老師連署罷藍委 「如果我們表現得不恐懼,就是中共最恐懼的事」
2025.05.02 05:28
「當我要寫上我的名字、任職校名之前,其實很掙扎,」任職雙北某國小的老師Angela(化名,34歲)也在「台灣公民罷免傅崐萁們」這份連署名單上,她解釋,基層教師能強烈感受教育圈的權力運作,「我們學校主管機關是教育局,教育局上面是市政府。教育圈很小,我曾擔心,如果用真名連署,我會不會黑掉?我的學校會不會被找麻煩?比如說,教育局會不會砍掉學校辦活動的經費?」

人物
鏡相人間/從課堂到教堂 召回不良政客 各界串聯大罷免
2025.05.01 05:28
這是一個召回不良政治人物的時代,當人民發現集會無效,他們不再被動,而是推動罷免成真:從牧師、法師、醫生、教授、到紀錄片導演與小說家,他們原本沉默,卻因體制崩壞與中共滲透而感到威脅逼近眉梢,演變成一場全台跨界聯合的集體召喚:有人犧牲教會空間、有人燃燒業餘時間精力、有人推著母親四處宣講,也有人用自己的方式致力文化外交。這場大罷免行動,與其說是針對特定立委,不如說是一場對遭敵對勢力入侵滲透恐懼的反抗,為了守住台灣價值與制度底線的行動。

時事
召回不良政客/民進黨才是我們的側翼 教育界
2025.05.01 05:28
這是一個召回不良政治人物的時代,當人民發現集會無效,他們不再被動,而是推動罷免成真:從牧師、法師、醫生、教授、到紀錄片導演與小說家,他們原本沉默,卻因體制崩壞與中共滲透而感到威脅逼近眉梢,演變成一場全台跨界聯合的集體召喚:有人犧牲教會空間、有人燃燒業餘時間精力、有人推著母親四處宣講,也有人用自己的方式致力文化外交。這場大罷免行動,與其說是針對特定立委,不如說是一場對遭敵對勢力入侵滲透恐懼的反抗,為了守住台灣價值與制度底線的行動。

人物
【鏡相人間】辭掉天菜工作 護國群山後的竹科媽媽們
2025.04.17 05:28
台灣坐擁科技業護國群山,關鍵原因,

時事
【竹科媽媽心內話1】「我跟老公說我不要辭職」 台積電配偶為保工作寧降職等
2025.04.17 05:28
台灣坐擁科技業護國群山,關鍵原因,是一批高度專業化的工程師與技術人力;而在超長工時、超強責任制、超高生產力背後,是一群撐起竹科家庭的女人。這群女人是矽盾的後盾,近年逐漸被「竹科媽媽」一詞概括。人人都道她們住天空城堡,提愛馬仕包包,事實上,她們大多來自新竹以外縣市,在各領域累積不同專業,背景多元,因婚育來到新竹,許多人放棄事業,在沒有育兒後援的情況下,成為全職媽媽。

時事
【竹科媽媽心內話2】竹科兒童變竹科媽媽 她為育兒忍痛放棄教琴:「我是不是選錯職業了?」
2025.04.17 05:28
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正式成立;此後,台積電、聯電等半導體大廠相繼進駐,竹科開始發展晶圓製造;1990年代,竹科進入快速發展期,科技產業鏈逐步建立,大量科技人才進駐。35歲的鋼琴老師Cally(化名)是第一代竹科兒童。如今,她也成了一名竹科媽媽。

時事
【竹科媽媽心內話3】「怕公司說我一懷孕就偷懶」 她任職晶圓廠孕期出血還工作到半夜11點
2025.04.17 05:28
「我認識的竹科媽媽們其實都很勤懇生活,我沒看過傳說中的貴婦群組,倒是看到很多二手物交換和買賣群組。如果竹科都是貴婦,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媽媽二手群組?」陽明交大教授林志潔(51歲)是雲林人,她與先生是陽明交大的同事,2人都因工作成為新竹移民,見證竹北建設與房價發展,「我2005年就來到新竹,在這裡,從一個小姐變成一個媽媽,在竹科的20年,幾乎就是我的成長史。」

時事
【竹科媽媽心內話4】無塵室裡憋尿憋出腎臟炎 女工程師曾多次流產:「辭職是因為我生不出小孩」
2025.04.17 05:28
小茹(化名,年齡不透露)也曾是竹科勞動力裡的中流砥柱,任職科技業逾十年,在新竹多次跳槽,從工程師升上主管職。當媽媽之前,她離開科技業—不,更精確來說,離開科技業,她才有機會成為媽媽。「當年選擇辭職,是因為我生不出小孩。我習慣性流產好幾次。」

時事
【竹科媽媽心內話5】被提醒「小孩如果考96分就可能是全班最後一名」 她登出新竹成為「前竹科媽媽」
2025.04.17 05:28
離開職場的竹科媽媽們,多因育兒而熟識。小茹在親子課程裡認識同為竹科媽媽的小愛(化名,41歲),她們少時都曾在台北闖蕩,先生都任職竹科。與眾多竹科媽媽不同的是,小愛目前已帶孩子登出新竹,成為「前竹科媽媽」。

時事
【竹科媽媽心內話6】「我辭職後沒跟老公拿錢」 她靠積蓄育兒、轉型瑜伽老師開幼幼理財課
2025.04.17 05:28
Chloe(化名,年齡不透露)自認是個快樂的竹科媽媽。政大企管系第一名、台大財金研究所畢業,拿過斐陶斐榮譽會員,英、日文流利。研究所畢業後,入職的首家公司是全球市值排名前五十大的外商,擔任財務分析師,一做近十年,出差歐洲都搭商務艙、住五星級飯店—以上這些,都與她現在的快樂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