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文創產業是林肇睢2006年耗資4千萬元建置的玻璃館,與2012年開幕的玻璃廟,別人蓋觀光工廠是為了賣自家產品,林肇睢的玻璃館卻集結70多家台灣玻璃廠商產品,以及本土玻璃藝術家作品,聯合展覽並販售,還吸引日本玻璃重鎮小樽的市長來訪觀摩。其中最熱門的打卡點莫過於以600片玻璃打造、全長96公尺的鏡面「黃金隧道」,古錐伯帶我們參觀時童心大發,踏起正步,「你看,我抬腳就是閱兵典禮,有千千萬萬個我在踢正步。」
【玻璃加工王5】讓人拿到手軟的贈品行銷 日本小樽市長也來觀摩

2008年後,隨著台玻將生產重心放到中國,主攻中國內需市場,IKEA為追求更低成本,訂單也跟著西進,台明將逐年流失IKEA訂單,年營收腰斬。不過,林肇睢不沮喪,也不裁員,調度員工到旗下的玻璃館與玻璃廟支援行銷與販售,「幸好我們將經營面擴散到文創產業。」

見用餐遊客,他忍不住介紹:「歡迎,羊肉爐吃完,餐具都能帶走;買儲物罐,裡面6顆鹹鴨蛋送你。」用餐送玻璃餐具、喝咖啡送玻璃杯、逛黃金隧道送拖鞋,玻璃館不僅不收門票,贈品還給好給滿,曾與故宮博物院一起被新聞局選為台灣最具商機的博物館,古錐伯自信地說:「來過的還想再來,聽過的急著要來,路過的後悔沒來。」
此外,台明將也積極參展接觸其他國家客戶,外銷大客戶包括新加坡家具貿易商SOURCEBYNET,透過客戶也賣給美國前10大家具品牌Coaster(客思達)。

採訪休息時,林肇睢喝了口番茄汁,我們才知6年前他曾因攝護腺癌開刀,須補充營養。但古錐伯一如既往的正向,得知罹癌時,他慶幸玻璃廟已蓋好,也處理完父親的後事,「時間環節應該是冥冥中的安排。我從來不絕望,那年開完刀產生很多副作用,醫生叫我再化療,我說不用,我自己療,就住在山上,已經3年多沒回診。」專心養病那5年,公司交由弟弟與兒子暫管。

去年林肇睢重掌兵符,IKEA訂單也回來了,金額正好和23年前第一筆訂單一樣,他忍不住笑意,「又是6,400萬元。一來是台玻調整策略,因中國內需量減少,為搶外銷市場,台玻將生產重心放回台灣;二來中美貿易戰,影響關稅,最後畢竟一分錢一分貨,IKEA也重新評估採購策略。」
台灣產業歷經西進、南向等潮流,最近則被鼓勵鮭魚返鄉,林肇睢驕傲自己一直都在台灣,且打造的團結力量,溫暖堅定。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