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模建築的細膩與持續,是我最欣賞的部分。投資也是這樣,從第一步到最後都要有策略。」今年38歲的邱威龍,從12年前存到第一桶金後,就開始執行40歲百萬元被動收入計畫。而他提前2年達陣,至於方法很簡單-定期定額買基金。
邱威龍目前的投資部位約8位數,其中近70%的核心資產圍繞在高收益債,持有5檔基金去年的平均配息率約11%,總報酬則約2成。「不過,最近市場波動大,持有的基金淨值皆下跌,現在總報酬差不多和成本打平。但我的重點是領息,目標是年配息率10%,即使淨值有虧損,仍在承受範圍內。」
其實,年紀輕輕的邱威龍有如此成績,有賴於父母的理財教育,鼓勵他打零工存錢。「我國中就去親戚家幫忙、去年貨大街當搬運工,自己賺的錢一塊塊存進戶頭,看著數字長大很有滿足感。」
為了減輕家中負擔,他更決定自己賺生活費,便到一家雨刷工廠打工,卻在過程中不慎受傷,釘子直接打進手裡。「那時候很深的體悟是,賺錢雖然好,但是不可能一輩子靠體力工作。」邱威龍因此決定,要將賺來的每塊錢都發揮到極致,用錢滾錢放大存款,以達到提早退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