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的生長環境,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比較辛苦,但我從不這麼認為,那樣的環境能激勵我變得更強,這完全來自人的性格,和遇到事情的態度。」不怕別人笑,在鄉下整天說台語的翁素蕙,始終記得剛到台北時,甚至連一句國語都不會講,上學第一天就被同學笑,讓她發憤圖強,每天回家對著鏡子練習,一個學期後就報名參加演講辯論賽。
【頭家的第一份工】小六擺地攤養活自己 存款只進不出攢出小富婆
所謂「千金難買少年貧」,翁素蕙的童年過得比一般孩子更辛苦,放學後必須幫人種田、挖竹筍拿到農會寄賣,母親鼓勵她讀書,認為是唯一能改善家中環境的辦法,她國小5年級北上投靠大姊,開啟一段讓人敬佩的奮鬥史。
把北上打拚的歲月形容為「幸福之旅」,事實上,翁素蕙為了不增加姊姊的負擔,國小6年級就開始擺地攤賺取生活費,「我任何時候都可以去批貨來賣,我都拖著菜籃,裡頭放著要去擺攤的貨,為了爭取時間,一上公車,即使是站著我也可以瞇一下補眠,下車就有精神做生意。」
她自豪地說:「我小學就財富自由了。」賺來的錢,翁素蕙會用熨斗一張一張燙平、小心翼翼地夾在書裡,每當累積到一定額度時,就拿到郵局定存,「我永遠都有錢在手上,而且我很會存錢,存進去的錢我就不再領出來花。」有次她重感冒,仍堅持不從帳戶領錢,寧願忍著不舒服擺攤做生意,賺了夠看醫生的錢,才提早收工。
「那個環境,讓我有很棒的時空背景,去淬鍊磨練現今環境所不能給你的能量。」自稱是標準魔羯座的她,信奉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努力,每年除夕夜也是擺攤生意做好的時候,翁素蕙一定是賣完所有的批貨,才衝去搭夜快車,坐7、8小時才能回到嘉義老家吃團圓飯。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