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二代都搞不定 護理師孫破解製程讓麻糬更美味 月之屋麻糬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月之屋麻糬由第一代施景明(右)於1962年創立,現在由媳婦王秋雙(中)與孫子(左)接手販售,每到拜拜的日子就供不應求。
月之屋麻糬由第一代施景明(右)於1962年創立,現在由媳婦王秋雙(中)與孫子(左)接手販售,每到拜拜的日子就供不應求。
創立近一甲子的月之屋麻(米麻)糬,靠著約5元硬幣大的小巧麻糬闖出名號,但第一代經營三十多年始終無定所、四處擺攤,直到二代施慶龍接班,才固定在彰化鎮安宮前做生意。
10年前,施慶龍因一次糯米團沒蒸透麻糬過硬,失了顧客心,生意從此淡薄,2年前因病驟逝,原本擔任護理師的長子施建旭為了陪伴媽媽,決定接手老店,他改變衛生條件、微調麻糬口感,重振老攤生意,成為彰化名物;他朝著開設店面的目標努力,好讓老母不用再屈身車斗包麻糬。
節氣走到白露,熱浪卻一波波直衝中台灣。14吋的立扇用最大風速運轉,也沒能吹乾月之屋麻糬第三代老闆施建旭被汗浸濕的T恤。

獨門小麻糬 傳香三代

他站在擺攤的小貨車旁,從已近50年歷史的桶子裡,扯出一團只和進細砂糖的原味麻糬,搓長條、切小塊。屈著身子、坐在車斗的母親王秋雙接力,快手包進芝麻加上細花生粉混合的內餡,再揉成直徑約5元硬幣大的小圓球狀,最後丟進粗花生粉裡裹勻,「小麻糬賣最好。這是我阿公發明的,他想讓老人、小孩都可以吃,但體積小,比較難包。」從早上7點到近午時分,2人幾乎沒歇過。
月之屋第一代老闆施景明特別設計體積較小的麻糬,希望讓老人、幼兒都能品嘗。
常客上門,熟門熟路點了限量版商品,「頭家娘還有沒有鹹麻糬?」可惜這日早被搶購一空。「炒很厚工,現在只有人家預定,或中秋、冬至這種大日子才會做。」全瘦肉放入乾鍋,小火半燜半炒出肉汁,再等肉汁收乾,加入蝦米、調料與香料,搭配微甜的麻糬皮,入口鹹香不油膩。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