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相人間】不只是暴富 NFT新世界拓荒記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一場疫情,加速虛擬世界的交易,NFT這種新型態的創意商業模式,隨著大品牌、大明星的加入,以及新崛起幣圈巨鯨的炒作,火熱起來。
一場疫情,加速虛擬世界的交易,NFT這種新型態的創意商業模式,隨著大品牌、大明星的加入,以及新崛起幣圈巨鯨的炒作,火熱起來。
今年以來,NFT(非同質化代幣)的暴利神話,一波又一波:美國藝術家Beeple的《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拍出約新台幣19億元、Twitter創辦人1則推文賣出新台幣8千萬元…在大家還沒搞清楚NFT之前,NFT已經像一場「有錢人」的金錢遊戲。
NFT究竟是什麼?數位藝術?線上拍賣?人們為什麼要花錢買網路上就看得到的東西?從紐約到台北,我們訪問瘋迷NFT的創作者、幣圈大佬、年輕投資玩家、明星、新創老闆-當電影《一級玩家》的世界不再遙遠,或許這是年輕創作者與區塊鏈信仰者在他們理想新世界的拓荒故事,有些人在路上暴富,有些人交到朋友,有些人還在尋求方向。
像愛麗絲掉進兔子洞,Emily Yang的人生從去年夏天開了推特帳號、踏入加密貨幣圈,短短1年,翻天覆地。
去年,她還在為找動畫特效的工作煩心,3月好不容易拿到蘋果公司的錄取通知,4月疫情爆發又落空。今年,她搖身一變NFT明星,好萊塢影星瑞絲.薇斯朋私訊她,天王級製作人史蒂夫.青木找她合作,她為《Fortune》雜誌繪製封面。
美國數位藝術家Beeple的《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翻攝佳士得官網)

賦予擁有權 數位藝術資產化

「過去一整年,人生轉變太大,大到我無法想像自己到底經歷了什麼,現在生活是以1個禮拜、1個禮拜為單位計畫,2個月後會在哪裡,我也不知道。」紐約時間一早,28歲的Emily穿著白T,從視訊另一側探頭。
Emily的新世界價值觀:「如果我的創作幫你了解加密貨幣,我很開心。如果我的創作幫你賺錢,我很開心。如果我的創作讓你開心,我很開心。」(Emily提供)
今年3月,來自台灣,目前在紐約的Emily為一家DeFi(去中心化金融)公司做的宣傳動畫,拍出310顆以太幣(約52.5萬美元)的天價,競標激烈,幾位買家臨時組隊才共同買下。一位女性創作者,在加密貨幣圈引起這麼大的迴響,拍賣所獲款項還全用於幫助因疫情影響或遭歧視的亞裔,立即吸引媒體關注。
NFT究竟是什麼?一種數位藝術的線上拍賣嗎?「NFT賦予創作『擁有權』的意義,也是數位世界第一次能把東西資產化的方法。」台灣最大音樂內容數位收藏交易平台Oursong創辦人吳柏蒼解釋。以音樂來說,網路出現後,再厲害的作品在電腦上都能被無限複製,因此變得廉價,頂多賺一些版權費,盈利模式由網路巨頭把持,創作者除了賺流量分潤,大多靠名氣接業配。
Emily為DeFi公司做的宣傳動畫(左下為QRcode),拍賣所得310顆以太幣(時約52.5萬美元)全捐給過去1年因疫情影響或遭受歧視的亞裔美國人。(翻攝推特)
NFT透過區塊鏈技術,可以查驗誰手上作品才是正版,該作品又經過哪些交易,且具防偽的特性,這實現以往網路難以企及的商業模式:標記擁有權的同時,又不壟斷流通。
也就是說,Emily的動畫,任何人在網路搜尋都能看到,但在區塊鏈上,Emily的動畫NFT擁有者,已從Emily改為得標者。Emily可以通過作品獲利,也不用擔心作品無法分享。而NFT像是具有加密功能的引號,引號內可以是你做的一首歌、你的照片、一份文件或任何東西。
今年周建安賣的一幅NFT作品,20.9顆以太幣(約新台幣200萬元)。
區塊鏈之所以能在沒有第三方、中央監管的情況下做到防偽,必須回到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時,引爆金融海嘯,也點燃一群人對中心化金融機構的不信任,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比特幣之父中本聰提出點對點(Peer to Peer)傳輸的交易系統,承諾一個公開透明的網路世界,沒有隻手遮天的第三方,只有運算與礦工,確保每一筆交易一旦生效,全世界的節點都會留下紀錄,任何人都能看到,無法被任意竄改。
過去10年,在幾乎影響現實不大的平行網路,大量傳輸、存儲在節點的是加密貨幣,專業說法是「同質化代幣」,如比特幣、以太幣。2020年,一場疫情,NFT隨著大品牌、大明星的應用與加入,以及崛起的幣圈新富,火熱起來。
其中,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動畫、3D設計師、插畫藝術家這些過去在業界累積一定知名度,卻無法將自己作品變現的創作者。《鏈新聞》總編輯官有訓觀察,「之前他們只能畫場景,完成別人(業主)交辦的配件,才能賺錢。現在他一樣創作,但把它放到網路上面變成NFT自雇,這改變很多人的生活。」
美國最有名的朗格盧瓦(Victor Langlois),就從破產高中生變成百萬加密藝術家。台灣潮流藝術家周建安,在IG有七萬多粉絲,喜歡潮牌、潮流藝術的年輕人大多認識「CA CHOU」的名字。去年疫情,案子陸續取消,他靠自創服飾品牌與玩股票增添收入,年初,朋友介紹NFT,他陸續賣出作品,其中最高以20.9顆以太幣(約新台幣200萬元)。
畫風科幻,打扮酷帥,周建安不是,跟他一路走來的創作路有些反差。來自高雄傳統家庭,國小、高中都是美術班,大學推甄上北藝大動畫系,畢業找工作不易,他先在一家香港動畫電影公司畫場景,案子結束到廣告動畫公司,薪水同樣約三萬元,經常加班,但商案滾動快,可以一直接觸新領域。之後饒舌廠牌顏社請他設計巡迴演唱會的海報,名氣漸開,才開始自己接案。
90後的周建安,北藝大動畫系畢業。
靠畫維生,周建安將創作、商業分得很清楚。他熱烈跟我們分享NFT各種平台、專案、玩法,深入台灣NFT論壇才知道,他希望幫更多創作者找到機會,「NFT改變很多人生活,讓很多人致富。我看到一個專門畫背景的,現在賣超好…3年前,一個加拿大做音樂的網友私訊問我如何畫圖,現在他是拍賣價值最高的在世加拿大藝術家,不但有拍賣公司做經紀,也開始PO藍寶堅尼的車子。」

找到同溫層 幣圈宛如烏托邦

Emily也是受惠於加密貨幣圈與NFT的創作者。「跟加密貨幣圈的人賺的錢相比,我接案、做動畫其實賺得不多,但怎樣也比之前工作那麼辛苦來得好。」
天王製作人史蒂夫.青木(左)主動找Emily(右)合作,拍賣所得轉支持NFT其他女性藝術家。(Emily提供)
Emily大學在UCLA(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念設計與媒體藝術系,畢業前就在製作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動畫公司MPC找到工作,但她的3D動畫能力是她暑假回台灣在南陽街補習與上網看影片自學的。從小就愛皮克斯、宮崎駿,她因電影《瓦力》決定志向,「第一次看完太感動,結尾跑工作人員名單時,我想說為什麼我不能是其中一個,就自己上網查怎麼到皮克斯上班。」
然而,她2次申請皮克斯實習計畫未果,真的錄取大公司,也只是擔任動畫工廠流水線最後定調的Lighting(調光),輾轉在溫哥華、倫敦、紐約電影動畫特效公司工作後,她決定到遊戲公司暴雪試試,即便那只是2個月的專案約聘。Emily本人沒說太多,但她父親Eddy Yang說,Emily後期找工作其實很沮喪,動畫產業裡資深男性員工居多,她曾是某大公司唯二的女性,主管刁難,求職申請主管職也不容易,當時她常問他們:是不是自己不夠優秀?
幣圈就不一樣。Emily第一次在推特踏入這圈子彷彿找到同溫層:他們大多年輕、聰明-能夠寫厲害的程式、開公司或在網路公司上班,他們跟她一樣喜歡有點白癡、中二的迷因(meme),好像有些宅(nerd)又不完全是書呆子,他們大部分對日本動漫有好感,但也喜歡地下音樂與派對(她喜歡英國獨立音樂製作人Jamie xx)。
聽Emily描述的幣圈社群,有些新世紀烏托邦的味道。跟著她在推特埋伏一個月,每天晚上(美東時間早上)整排帳號不是猿猴頭像,就是藍色貓頭像說:「GM!」(good morning,早安);每當一間大公司或大人物加入NFT圈,大夥齊刷:「WAGMI」(we all gonna make it ,我們會成功的);誰換了PFP(profile picture ,個人頭像),可能是是一隻白毛猿猴,下面就留言:「Looks Rare」(看起來很稀有,CryptoPunks與無聊猿猴,出現的元素愈稀有,價格愈高)。

給社會回饋 反中心化顧弱勢

在男性依然居多的幣圈,他們不以性別、職級相交,而是推特上的NFT頭像與帳號認識,「大家只知道我是pplpleasr,不知道我真實的名字、生活,我真實的生活圈也不知道我在推特的加密貨幣圈,像雙面人生一樣。」
今年8月,Emily為《Fortune》加密貨幣與華爾街專題繪製的封面,概念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兔子洞,畫面可見各種幣圈的符號代表。該封面NFT拍賣所得,捐給4家公共媒體組織,每家約得16.5萬美元。
在外商銀行工作多年,近期才從瑞士銀行風控長退休的Eddy Yang,原對加密貨幣抱持質疑,一直警告女兒Emily不要被騙,但去年他自己研究比特幣後改觀,現在也加入投資。在Emily二次接受國際財經媒體《彭博》採訪後,他在臉書上慎重其事寫道:「如果我從女兒那裡理解正確的話,加密貨幣大部分是單純的科技人,有很強的向心力,圈子不大,彼此關心、融洽而且團結,幾家加密貨幣的老闆,甚至跟她當朋友,意思就是說,大家都很願意往來,這跟爾虞我詐、吃人不吐骨頭的華爾街金融圈文化截然不同。關於金融我倒是有資格說,蒙受其利也深受其害。」
不熟悉加密貨幣的人,很難了解去年「DeFi之夏」造成的熱潮,多家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包括Aave、SushiSwap、Yearn興起,他們需要懂幣圈文化、可以彈性配合、懂藝術、風格又跟傳統科技剛硬有區別的設計師,而來自亞洲,分別待過電影特效、遊戲公司的Emily剛好是最佳人選。
Emily有了接案收入,去年到今年,她與許多人的數位資產又翻了10倍以上。「那時覺得說,既然我賺那麼多錢,是不是可以給社會一些回饋?」創NFT拍賣紀錄的作品,原是Uniswap的宣傳,當她跟公司提這樣的構想,對方立刻同意,「這也可以看出,加密貨幣圈的人跟傳統世界很不一樣。他們沒有說:我付錢,這個IP就是我的。他們也知道我要做慈善,而且他們賺那麼多錢,不care(在意)這個。」

工作為使命 思維不同Web2.0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歷經Web1.0、Web 2.0與手機APP不同的階段,他觀察區塊鏈的社群有幾個特色,首先,他們年紀大多不超過30歲,在金融海嘯年代長大,「他們繼承那時對中心化金融體系的反叛,想要成立一個新的、不是完全由人為控制的金融體系,照顧弱勢的人。」
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圖)最近拾回推特帳號,他的頭像照片是電影《露西》概念設計師Ben Mauro的NFT。
此外,他們創業多隨幣圈崛起成為所謂的「Crypto Rich」(加密貨幣富豪),「很多區塊鏈創業者是不缺錢的。人家說,我要投資你,他會說,不用。這跟我們當初的網路創業者比較窮,必須先想辦法募資,取得大量用戶之後才有商業模式很不一樣。」林之晨比喻,網路最初的創業模式比較像媒體,「有一定的用戶量才能變現。現在區塊鏈的商業模式比較像金融機構,用戶錢打進來,變成儲蓄、儲備,他就有資金可以運用。」
在這樣的背景下,想要跟這群新物種合作,不能倚老賣老,「他們可能對以往的體制就沒有很大的尊重,怎麼樣幫助他們建立新的體制,或你過去幫助哪些人、幫助建立哪些新的體制,對他們來講比較重要。」
「最近崛起的NFT又是一個新的宇宙,把新一代像pplpleasr(Emily)這種創作者,或遊戲產業有不同思維的開發者,納到區塊鏈的領域來,」林之晨說:「很難形容他們…雖然Web2.0時代我們也說百花齊放,但跟Internet時代主創多是像祖克柏(等人)的工程師思維很不同。」
Emily很認同區塊鏈的理想,投資加密貨幣以來,幾經價格如雲霄飛車跌宕,未曾將加密貨幣換成美元或新台幣,「我很believe(相信)加密貨幣的未來,像我一個朋友,他從2012年開始買比特幣到2020年從來沒賣過,他老早可以退休,他還是在公司上班,加密貨幣圈很多人這樣,而且都很年輕,甚至比我年輕,他們還是想要找一些使命,所以還會工作。」
換成法幣,就可以3輩子不用工作,為什麼不呢?為了讓幣圈麻瓜明白,Emily比喻:「你可以把加密貨幣、虛擬世界想像成另一個星球,火星還沒有蓋好嘛,他還在civiliazation(文明化),你上火星,用的錢不一樣,語言也不一樣,所有都要調適,也因為火星剛開始,任何人有一座城堡都很明顯,一些地球的大明星,像芭黎絲.希爾頓、瑞斯.薇斯朋也會追蹤我。」
如果說Emily是火星拓荒的創作之星,「麻吉大哥」黃立成就是地球、火星來去自如的幣圈大戶、莊家代表了。

買猿猴圖檔 四隻暴增二千萬

2017年踏入加密貨幣的領域,黃立成笑自己之前是notorious(惡名昭彰),現在在NFT圈是名人,因為NFT沒有敵人,他玩得也比較輕鬆。
明年將滿50歲的黃立成,從LA Boyz、麻吉、夜店、電影公司、電競團隊、17直播到加密貨幣,可說是狂熱創業家。2000年他在雅虎工作的朋友都已退休,他還在區塊鏈世界闖蕩。受訪同時透過手機訊息、臉書、推特發訊,幣圈愛用的推特最快收到回覆,安排採訪拍照的時間,他用英文說:「我寧願用我頭像無聊猿猴的照片,他很有名:)」。
推升今年NFT的幾大勢力,除了加密藝術、NBA Top Shot球員卡、GameFi(遊戲化金融),最重要是PFP(profile picture,個人頭像」,包括無聊猿猴遊艇俱樂部與CryptoPunks,現在拍賣起價都約新台幣400萬元以上。
黃立成最愛的推特頭像是NFT有名的無聊猿猴遊艇俱樂部(Bored Ape Yacht Club)變異二代。該項目主創一位是作家編輯、另一位原準備就讀藝術碩士,NFT熱,他們以「2031年,早期投資加密貨幣的人都成為億萬富翁,無聊的他們在80年代的鄉村俱樂部閒晃」為構想意外掀起社群風潮。(翻攝自Machi Big Brother推特)
「I think it’s very酷,所以我買很多…OK,可能買太多。」海內外幣圈或關注NFT的人都知道黃立成是無聊猿猴大亨,坐擁多隻稀有無聊猿猴,幾次還不時分給演藝圈兄弟、公司團隊。黃立成笑說,虛擬世界,大家要炫耀自己的身分地位,「現在年輕人都玩遊戲,都有自己的人物角色,愈來愈多人用自己的gamer name(遊戲暱稱),看不到對方的照片,像我也不想給人家看我老的樣子,但你放18歲照片,也是騙人。」
只是,一張JPG圖檔,又不是大師所畫,為什麼能炒這麼高?6月買入4隻無聊猿猴,2個月後,帳面財產暴增2,000萬元的Gene Huang認為,「NFT是看社群經營:擁有這個NFT的人是誰、他們的向心力。」
無聊猿猴的擁有者,除了麻吉大哥、NBA籃球明星Steven Curry還有幣圈巨鯨、新創老闆、加密藝術家,他們是主宰幣圈風向的人,NFT的憑證機制,像是特權入場券,確保只有真的擁有頭像的人才能加入專屬論壇跟活動,像火星上的政商名流或某巨星的私人派對,還有專屬空投的變身藥水、寵物狗,Gene說:「他們太會玩。」

就像打遊戲 五分鐘談定合作

Gene Huang是典型的高材生:第一名保送成大資管,跳級畢業,現於外商工作。今年6月他以新台幣不到70萬元買入4隻無聊猿猴,2個月後漲到2千萬元。
Gene,27歲,卻是投資老手。因畢業就成家,他熱衷報名各式各樣的理財課程,從股票期貨、房地產到投資保險,市面上的名師,他自稱沒有沒上過的課,也曾誤信友人、錯誤投資,賠了上千萬元,外商年薪加總超過400萬元的他,現在除了信義區自住華廈與另投資一間桃園房地產外,每天只看NFT。
而NFT不只為Gene帶來資產,還為他帶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與台灣幾位擁有無聊猿猴的使用者,在原是為遊戲者打造的免費即時通話軟體Discord上,組成交流NFT的論壇「台灣DAO」,已有2,000多人參與,核心群組臥虎藏龍,有前外銀副總裁、來自新加坡的創投、NBA Top Shot卡牌大戶、留美菁英等,他們時不時約在Gene家,一起討論投資策略與人生。
火星的世界,創業家跟打遊戲一樣,在聊天室談好各種結盟、創新與專案。「你可以把整個幣圈、NFT當成一個遊戲,大家在那邊玩,有的時候交到朋友,像我認識Andre,他在南非耶,我這輩子沒去過,就多一個夥伴。」黃立成口中的安德魯(Andre Cronje)是行業新神。去年底,他的公司與黃立成的公司合作,5分鐘談定,不用跑銀行、求創投,更不用半年的跑關簽約,單純透過通訊軟體。
訪問2週前,黃立成跟弟弟黃立行發行一款NFT遊戲,沒有複雜的開會、提案、種子輪,1週內搞定架構內容,在推特公告,開好Discord,2天600顆以太幣募資完畢。專案共聘2名工程師,都在國外,薪資怎麼付?1週1顆以太幣,「If you don't do this(不這麼做),你也跟不上。」
10月初,成功預言金融海嘯、有「災難先生」之稱拉烏爾(Raoul Pal)在推文提到,他想了解NFT這波數位資產的文化革命,卻不知如何著手。支持加密貨幣的專家尚且如此,幣圈、NFT新手就更容易迷失,除了要先搞懂交易所、錢包、買幣,還要在推特追蹤對的人,聽得懂行話,學會使用Discord,因為每個厲害的NFT專案交流都在上面。
「現在NFT社群很像在打遊戲,以前Discord是專門給遊戲用,遊戲玩得強的人,NFT也玩得好,反而乖乖牌不懂NFT在幹什麼。」AppWorks區塊鏈顧問黃士晉解釋,不無得意。

組七人團隊 當網紅也做投資

28歲的黃士晉,是許多後進工程師想學區塊鏈智慧型合約的老師。今年開始帶7人的團隊經營DeFi理財服務、當YouTuber、投資一些NFT,拍照時,他秀跟夥伴新發現的NFT數據統計網站,發現哪些投資方式。
28歲的黃士晉,是許多想學區塊鏈智慧型合約的老師,他觀察NFT社群很像在打遊戲,「反而乖乖牌不懂NFT在幹什麼。」
為了拍照,黃士晉特別穿上西裝、皮鞋,開放辦公室的夥伴經過無不虧他平常都穿藍白拖。國小就超愛打遊戲的他,講起《新天上碑》《天堂傳奇》,眼睛一亮。求學時期,他回家打、上課打、蹺課打,「大家會討論策略,用什麼角色,跟現在我做的事情一模一樣啊,要發幣,討論什麼東西最有價值、最寶貴,NFT也是同樣的道理。小時候老想:能不能一天待在家裡就可以賺到錢,就是我現在做的事情。」
大部分的人不是幣圈大戶,也不是遊戲玩家,還是可以跟陳柏霖一樣把NFT當娛樂,做一個學習與觀望者。
9月初,陳柏霖悄悄將IG頭像換上灰毛、穿國王袍、吐舌頭的無聊猿猴(BYAC#7754),NFT社群一陣騷動,「大仁哥也瘋NFT嗎?」我們同樣好奇。9月底,難得休假一天,陳柏霖接受採訪,才坐下,他先道歉,NFT資訊量太大,等等訪問可能要邊看手機講。
陳柏霖不敢碰波動大的投資,收藏多為自己喜好,最近入手的是日本藝術家KYNE的作品。
陳柏霖是瘋NFT。只不過,他既沒創作上架,也沒炒幣投資,收藏都是朋友送的,厲害的無聊猿猴來自黃立成,「注意NFT蠻久,剛好Jeff哥(黃立成)說他有猴子很酷,問我要不要,那時還沒紅,我又喜歡Michael Jordan,就選了吐舌頭的(喬登的招牌動作)。」
7年級前段班的陳柏霖,可說是一直迎向新科技的樂觀主義者,iBook、iPhone1到WhatsApp,他都是早期玩家,「以前一個朋友說,未來世界不用傳簡訊,大家說怎麼可能?現在真的就這樣,NFT、DeFi、Metaverse(元宇宙)也是。」相信未來世界如《一級玩家》?他指著桌上的手機,「絕對。你看它的時間多,還是看外面東西多,就是了。」
真實世界的大明星在IG上有160多萬追蹤數,但打開陳柏霖的推特,只有160多位粉絲。他不服氣地笑說,反正他只是看NFT消息,接著示範怎麼連到Discord,從無聊猿猴到最新的NFT藝術論壇他都有加入,「NFT對我來講,有點像娛樂,像看NBA、電影,有些人是看股票、加密貨幣,只是NFT加了一些審美,讓數字有了意象與人味。」
《彭博》統計,交易平台OpenSea上賣出的NFT,多數結局是無法轉手。
陳柏霖將NFT定義為「Lifestyle(生活品味)的數位化」,「NFT讓整件事情更有自己的風格跟輪廓,不再是一連串的數字,你有自己的藝術資產,人家會看到你的樣子、風格是什麼。」NFT也可能是一張門票、一個社群的通行證,「像安東尼霍普金斯拍了第一部NFT電影,他都做了,我就覺得,哇,還可以這樣。還有《Stoner Cats》,你會發現它不只是頭像,而是一整個系列,他可能是第二個《辛普森家族》,10年後大家都認識。」

初入區塊鏈 需注意洗售交易

根據《彭博》統計,NFT最大二級交易平台OpenSea上賣出的NFT,73.1%超過90天都沒有轉手紀錄,能再次轉手的只有19.4%,4次以上交易的僅占2.4%。多數NFT的結局是被套牢在沒人想買的東西上,而97%的OpenSea交易量都是集中在交易活動最活躍的3%的系列作品。
換言之,如果抱著投資心態進入NFT市場,你有接近3/4的機會,真的只是買存在區塊鏈上的JPG檔,且可能永遠無法變現。黃立成直言,「跟你講也不介意,大部分頭像會變垃圾,我也不會用,也沒有人會跟你買了,很多專家也常常這樣說,所以不管人家說再酷,一定要買你喜歡(的東西)。」
此外,其他金融商品會有的投資風險,NFT投資也會碰到。像是錢包被駭、內線交易、綁樁炒作、冒牌、假限量與流標等,連最近很夯的空投(項目方免費放送,轉手可賣錢),也可能成為詐騙連結的陷阱。
NFT太夯,《鏈新聞》總編輯官有訓9月整理NFT投資要注意的殘酷現實,除援引《彭博》報導,另提到新手需要注意的「洗售交易」(wash trading),「這件事在NFT市場更加容易,左手賣右手,抬高價錢,營造買氣,等待不知情買家上鉤。儘管區塊鏈地址的透明性可以讓這類事件顯露,但有心人仍可輕易隱藏洗售軌跡,更何況,許多NFT新手買家,可能都是初次接觸區塊鏈的入門者,並不會追查太多訊息。」

虛幣超敢花 真實生活難相比

NFT確實是金錢遊戲,但他們對金錢的認知、價值觀與夢想卻各自不同。
Emily曾夢想進皮克斯工作,自學動畫特效,但傳統公司潛藏科層與性別歧視的問題。問她還想進動畫特效公司上班嗎?她堅決回:「不會。」
年初,Emily回台,逛Outlet時,在父親慫恿下,買了生平最貴的奢侈品-一個過季的白色Chloe包包。「剛開始我還以為爸爸要買給我,結果他叫我自己買,我真的覺得,吼,好難下手你知道嗎?我記得那是1,700多美元,我平常怎麼可能這樣花錢?可是你要我在虛擬世界花20.9顆以太幣(約7萬美元),好,沒問題。」霸氣說完,她自己也覺得荒謬地笑了,「雖然只是一張圖片。」她不知道怎麼解釋:「將加密貨幣換成美元、新台幣,跟真實生活比,當然是很誇張。但,這要怎麼說呢?你一定要玩過加密貨幣,或參與這個社群才能了解。」
黃立成也是。螢幕上,幾百萬元來來去去。真實世界,他笑稱自己依然是個老人,iPhone是前二代的,螢幕裂損也沒關係。平常消費?行動支付太難,他從黑色運動褲口袋掏出一疊新的藍色現鈔跟信用卡,「我知道,很奇怪。」
「以太幣在過去3、4年,價值成長太高,先前入行的人,如果囤積一定的量,現在用是沒什麼感覺的,但對現在才要進入這個世界的人,換算回來會很驚人。這有點像,我們上一輩戰後嬰兒潮,當年如果買到房子,過去3、40年,他們房子成長10、20倍,有這樣的資產,跟我們賺薪水、購物的感覺也不一樣,」林之晨分析,「我們這代人,可能錯過8、90年代戰後嬰兒潮世代崛起,但是,如果你現在能加入NFT經濟崛起的過程,那2、30年後,你回頭看,應該會覺得收穫非常豐富,不只是經濟,還有貢獻人類社會進步…唉,我會不會又講太美好,沒辦法,我也是Believer(信仰者)。」

設立好榜樣 不再有性別歧視

身為幣圈大佬、火星拓荒者,黃立成跟年輕人不同,他的夢想跟未來還是在地球上。訪談尾聲聊到電影《沙丘》,他精神一振,說起小時候窩在美國最大連鎖書店Barnes & Nobel,他把整櫃科幻的書讀完,才去看其他櫃的小說、懸疑、西部與間諜。他最愛奇幻電影,夢想飛上一次外太空。
2017年黃立成(左)與林之晨(右)參加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會員大會,而今2人都在NFT新世界。
黃士晉也是,加密貨幣讓他快速致富,但人生要面對的挑戰還很多。他不相信財富自由,但他有個32歲的夢想,小時候超愛看印第安納瓊斯的電影,他希望公司賺錢到一個程度,買一艘太陽能的雙體帆船,環遊世界。
Emily的夢想跟責任都還在火星。視訊訪談結束後,她與史蒂夫.青木合作旋即展開,拍賣所得資金,又轉往收購女性藝術家的NFT。截稿此時,她人在倫敦論壇台上,一位參與者在推特標記她,「這是我整場聽到最貼心的話:『如果我們在加密貨幣的牛市都過得很好,無妨分享給其他人。』」
Emily的動畫作品《Apes Together Strong》。
在Emily創作的動畫《Apes Together Strong》中,晴天的沙漠,黑髮雙馬尾、穿白色帽T的女生,領著巨型猩猩機器人往前走,Emily說:「前面那個戴著面具的女生可能是我,我可能可以帶領他們去我比較相信的世界。」
「我不喜歡性別歧視,一直以來,我都是在男人比較多的工作場景,深深體會那種不公平。傳統藝術也有同樣的情況,比如賣最高價通常都是男人。所以我希望,透過自己的突破、透過NFT,為其他女生做一個inspiration(啟發)…既然在火星,那是一個新的星球,我們可以從頭開始,那我應該要設一個好的榜樣,不要再把傳統偏向男人的方式帶到新的世界。」
如果火星毀滅呢?「我能接受,但你若要我答覆,我覺得一定不可能。」會想回地球嗎?「《駭客任務》不是有藍色藥丸跟紅色藥丸嗎?紅色藥丸送你進兔子洞。很多人說,進入加密貨幣的世界是火星,Red Pill(紅色藥丸)之後-就不想再回來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