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界家樂福番外篇】月曆表框裝潢公司 董仔口袋不夠深照樣耍浪漫 華凌集團董事長廖育斌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早年創業維艱,廖育斌和股東曾2年未領薪,更遑論花錢裝潢,就把月曆上米羅的畫裝框後,裝飾公司。
早年創業維艱,廖育斌和股東曾2年未領薪,更遑論花錢裝潢,就把月曆上米羅的畫裝框後,裝飾公司。
1998年華凌成立之初,因資金有限,廖育斌將老家閒置的三合院當作營運據點,起初2年5位原始股東不支薪,賺的錢全數投入公司營運擴張。儘管阮囊羞澀,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廖育斌,窮則變變則通,靈機一動把月曆上的名畫照片裁下來,簡單裱框掛在牆上,成為公司現成的裝飾素材。
在華凌集團中科總部,處處可見廖育斌的廖式浪漫之舉與堅持。在他的辦公室,掛著一幅水彩畫伴他數十載,「這是公司搬進中科前的聚點,也是我的出生老家,後來改為鐵皮工廠,旁邊是綠油油的稻田,很多國外客戶來都形容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後來因水湳經貿園區開發被政府徵收,我只好請我兒子畫起來。」
廖育斌熱愛大自然,他刻意在辦公室擺放許多綠色植栽。
廖家早年是務農家庭,身為長子的廖育斌從小就要幫忙,老家旁有片荔枝園,因申請興建農舍需整地,「我很愛樹,覺得砍下它很對不起它,想把它的生命力化為永恆。」不同於一般認為荔枝木屬於廉價雜木,他把砍下的荔枝樹委託木雕師傅加工,成為辦公室的特色藝術擺設。
廖育斌將老家改建砍下的老荔枝樹雕刻成達摩像,陪伴自己辦公。
因科技業員工上班時間長,在空間規劃上,廖育斌也刻意引進充足採光與綠意,「我希望員工可以聽得到戶外打雷聲與看到閃電的感覺,和大自然多一些連結,要求設計師在空間規畫上必須注意視覺穿透性與採光,營造開闊感覺。」更有趣的是,大廳經常會擺廖育斌手工訂的三腳架木架,掛著他自己種的整串香蕉和同事分享。
廖育斌自釘的三角架木樁,有時會掛上自栽的整串香蕉和同事分享。
「那是天然的藝術品,掛整串熟到哪吃到哪,視覺上有一種豐收的感覺,也是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而開放式辦公區還有整區規劃為書廊,由公司定期補充最新雜誌與書籍,在職取得博士學位的廖育斌直言:「讀書是很愉快的,對公司或員工個人都是重要的成長動能。」
從廖育斌的魚缸,可以看出他的務實性格,那群金錩是從巴掌大養起,每隻成本僅30元。
兼具務實與浪漫的廖育斌,連辦公室魚缸也很有個性,他養了十隻金錩,他笑說:「我喜歡乾淨,但又不能過於單調,一群金錩有動態感,而且1隻成本30元就搞定,我從拳頭大開始養,我從不養海水魚,那太難照顧了,只是用錢堆出來的美,不切實際。」
華凌前身工廠坐落在稻田中,那也是廖育斌從小長大的老家改建而成,如今已被政府徵收,戀舊的他要求兒子畫下工廠拆遷前模樣,掛在辦公室內。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