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最前線】領有重傷卡就理賠 3張高CP值重傷險出列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擔心罹患重大傷病,想靠大筆、一次性給付的保單轉嫁風險,必須將重大傷病險納入考量。(AI繪圖Adobe Firefly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
擔心罹患重大傷病,想靠大筆、一次性給付的保單轉嫁風險,必須將重大傷病險納入考量。(AI繪圖Adobe Firefly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
重傷卡領卡人數頻創新高,截至今年7月人數接近百萬人,也因為如此,重傷險已經取代早期的重疾、特傷險,躍居成為市場主流。但究竟重疾、特傷,以及重傷險有何不同?民眾又該如何選擇高CP值保單,本文一次告訴你。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女兒有陣子經常發燒,也找不到原因,有一天在家裡竟然燒到快昏迷,叫救護車進急診室才撿回一條命;後來陸續檢查才發現竟然是紅斑性狼瘡,讓人難過的是,這病要跟著她一輩子。」提起現在念高一的女兒身體出現這樣的狀況,陳媽媽眼眶裡滿是淚水。
20240909money001
健保重大傷病卡至今年7月底為止,發證人數已超過98萬人,數字屢創新高。

險種不同 理賠差距大

陳媽媽說,雖然看病都有健保給付,但有些自費用藥,例如免疫抑制劑,一次就要花費2萬至3萬元,對家庭經濟是不小負擔;況且女兒還年輕,未來醫藥費不知要花多少,真的是條漫漫長路,「只能慶幸當時業務員告訴我應該買重大傷病險時,我有簽下保單,買了100萬元保額。只是,也不知道這筆錢能撐多久。」陳媽媽擔心地說。
台灣拿重大傷病卡的人數不斷創新高,依據衛福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有效領證人數超過98萬人,且逐年創新高,當中又以癌症領證人數最多、達46萬人之多,第2、3名則依序為慢性精神病,及需要終身治療之全身性自體免疫症候群,分別是18.9萬人及13.8萬人。
被網友封為最懂保險的急診醫師、現為台中醫院急診主治醫師林逸婷解釋,重大傷病卡是國家的健保福利政策,由醫院端協助申請、健保署核發,當中有30大項的嚴重疾病,例如腦中風、癌症、慢性腎衰竭等都包括在內,總細項則超過300項,申請通過後,會註記在當事人的健保卡中。
20240909money001
自費、新型態治療花費往往需要百萬元以上,負擔大。
因為罹患重大傷病後,需要頻繁就醫,治療成本也高,因此有保險公司在2014年發行第一張重大傷病險(以下簡稱重傷險),強調只要拿到健保核發的重大傷病卡就理賠全部保額,但先天性疾病、早產兒併發症及職業病排除在外。
不過在此之前,市場上一直有重大疾病險(以下簡稱重疾險)、特定傷病險(以下簡稱特傷險),因此常有保戶拿著重大傷病卡向保險業者抗議,重疾險為何不賠?事實上,重傷險、重疾險、特傷險是不同的保險商品。
雖然重「疾」險與重「傷」險,兩者僅有一字之差,但理賠項目及條件差距甚遠。重疾險只理賠7項疾病,包含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癌症、腦中風、末期腎病變、癱瘓,及重大器官移植。
20240909money001
不同於重疾險、特傷險,重傷險只要拿到重傷卡就能理賠。
由於理賠的項目較少,後來保險公司又出了特傷險,將常見但重疾險不理賠的病症納入,例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嚴重燒燙傷等。因為市場競爭緣故,各家保單保障項目至少都會超過20項。

條件明確 考慮重傷險

而不論是重疾險或特傷險,都曾鬧過許多爭議,即保戶確診但保險公司卻不賠的狀況。華瀚保經資深經理陳宏恩解釋,重疾險或特傷險除了保戶罹病外,還有罹病狀態的要求,兩者皆滿足才理賠。以重疾險中的急性心肌梗塞為例,必須滿足典型胸痛、心電圖異常顯示有心肌梗塞、心肌酶或鈣蛋白異常等3項其中2項,才可啟動理賠。
20240909money001
正由於啟動理賠的條件較為嚴苛,也因此只要拿到健保核發的重大傷病卡就理賠全部保額的重傷險問世後,已經成為市場主流,「理賠條件明確,爭議比重疾險、特傷險相對少,但也因保障項目多,保費比較貴。」陳宏恩說明。
那麼,民眾究竟需不需要買重傷險?林逸婷坦言,重傷發生機率挺高,以健保署的統計數據,平均1年都會新核發20多萬筆的重大傷病記錄,其中又以癌症、急性腦血管疾病、長期使用呼吸器狀態、長期洗腎為大宗,「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當遭逢這樣的變故,能不能隨時拿出1、2百萬元現金應急?如果對你來說相當吃力的話,或許可以將重傷險納入考慮。」林逸婷強調。
至於重傷險該如何挑選?專家表示,保費相對便宜、理賠不打折,及有加上額外常見特定傷病的重傷險,或有增加特定傷病保額保障的保單最值得考慮。例如,常見的急性心肌梗塞及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不算重大傷病,即使投保重傷險也無法理賠,但若有保險公司特意將此2項納入重傷險中,就是打算買重傷險民眾的首選。又例如,針對領取重傷卡高居第2名的慢性精神病,凱基人壽只理賠保額的30%、遠雄人壽幾乎只理賠所繳保費,其他如富邦、元大、宏泰等,也都打折理賠,對保戶來說就不是第一選擇。
20240909money001
相對來說,像是台灣、全球、新光等3間壽險公司的重傷險保單,因為理賠不打折,加上保費較為便宜,就值得保戶優先納入考慮。以全球人壽醫卡讚重傷險附約來說,除了是目前市場上重傷險保費最便宜的保單外,40歲女性、保額100萬元,年繳保費8,400百元,即使加上主約,年繳保費也不到1萬5千元;且針對重大傷病內幾項特定疾病有增額理賠的給付,包括燒燙傷、器官移植等,保額可增加至120%。

購買額度 計算休養期

另外,以相同條件計算,台灣人壽的金卡安心重傷險附約年繳保費是9120元,但有將急性心肌梗塞及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納入理賠範圍,同時提高慢性腎衰竭、肝硬化理賠額度至120%,也是CP值相對高的保單。
20240909money001
專家建議重傷險保額,可以萬一罹病後休養時間,再乘上月開銷來安排。
至於重傷險該買多少額度?獨立財務顧問張佳瑩建議,可從月生活開銷乘上遇到重大傷病後,要留多少時間休養的方式來計算,例如一個月生活開銷是5萬元,萬一罹癌、計畫給自己1年時間休養,就要至少60萬元的額度。
最後在保費的部分,張佳瑩指出,買重傷險確實需考慮年老後保費是否能負擔。原因在於若重傷險是1年期、自然費率,保費將會隨著年齡增加、逐年調高,等到60歲時,年繳保費可能將近3萬元。當然,想投保重傷險應該趁早,且應在自己還沒有體況前就買好,因為一旦有病史要再投保,可能會遇到器官除外不保、或是加費的狀況,並不划算。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