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改善家裡,19歲時,一個同學由家裡出錢,找我跟另一個同學一起創業,我們3人開一間塑膠模具工廠。
【心內話】歲月如芭樂清甜

少年時我夢想去大都市打拚,開工廠、當老闆。我家務農,從小要幫忙,種田種到怕。
可是爺爺反對,要我去考郵局,說工作穩定。我只好離開工廠,那是1980年,信件多到嚇死人,還有《翡翠雜誌》《時報周刊》,1天要送4、50公斤郵件,又人生地不熟,做1個月我就不想幹了,好累。但叔叔說:「人家可以,你為什麼不行?」只好硬著頭皮做下去。
模具工廠由2個同學繼續經營,成本400萬元1年後就賺回來,越做越大。那時台灣經濟正起飛,我學機械,好幾個同學創業開工廠,賺很多錢,開賓士、BMW。有的同學賺了錢又去買地、買房,賺更多。也有同學問我要不要投資,但我沒錢。
郵差很辛苦,尤其耶誕節到年關,賀年卡堆積如山。幸好路慢慢熟了,投遞快很多。後來,認識一個種泰國芭樂的農民,那時泰國芭樂剛引進台灣,我跟他買種苗,在老家農地種50棵,假日就回家做,8個月後第1次採收,1顆可以賣85元。我增加到500棵,爺爺、爸爸也幫忙。
種芭樂用化肥不好吃,要挖土埋有機肥。還有,一個同學在飼料工廠上班,製作過程流出來的水也有營養,我叫同學把水留給我去灌溉。我的芭樂得到高雄內門農會的甜度第1名,還有大盤商從台北搭飛機來找我,只為了要我多賣一些芭樂給他。1年可以賺1百多萬元,想不到務農也能賺這麼多。
但我心裡一直有個遺憾,沒能創業開工廠,常常想,就這樣算了嗎?直到28歲那年,有個也是開模具工廠的同學,來找我借錢。他本來做到大老闆,訂單多到接不完,後來卻被人倒帳,只好找地下錢莊,最後工廠垮了,房子賣掉。原來,不是每個當老闆的都能很好。

郵局工作穩定,還有子女教育補助金。跟居民也熟了,送信時有人會叫我一起吃中飯,或拿芒果、蓮霧給我,黑糖芭比、巴掌蓮霧都有,盛產期農民吃不完或有瑕疵的,都很熱情要我拿回家。有一戶人家媳婦坐月子,我就吃了1個月的麻油雞。有時居民不方便去寄信,我也會幫忙,甚至有賣菜的太忙,拿1萬元要我幫他存到銀行,這個不行啦,但很感動那種信任感。我們郵局曾經跟新加坡舉辦交換郵差,一個新加坡郵差就很羨慕地說,新加坡都是高樓,不像我們鄉下這麼溫暖。
郵差、務農我都喜歡,後來種泰國芭樂的人變多,價格跌,十幾年前我改種羅漢松,不用花太多時間顧,政府又有造林補助。
最近我們班同學會,當年一起開工廠的另一位同學,四十多歲就身體不好,退股了。生意失敗的那位,後來也生病,他們都是年輕時創業沒日沒夜太拚,操過頭,幸好郵局固定早8晚5。再2年我就退休了,已經規劃好回老家再種一些芭樂樹,不用多,沒事就坐在老家旁的樹蔭下,吹吹風乘涼。
蕭石城,63歲,高雄市旗山鎮,郵務士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