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2個月,台股平均現金殖利率預估約2.9至3%,相較2024年下滑,因此接下來對高股息ETF的合理期待,殖利率應在5至6%。」今年再度蟬聯高股息ETF績效王、00915(凱基優選高股息30)基金經理人施政廷直言,進入新的一年,投資人對股息收益應有更全面的考量。
【理財最前線】4條件精選10檔股息成長股 搶先卡位2025高殖利率股

儘管高股息ETF配息縮水,傷了不少投資人的心,但新的一年面對國際政經不確定性,有殖利率保護的個股,仍是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配置。隨著前3季獲利公布,市場資金也瞄準、搶先卡位2025年高殖利率股,專家建議可透過4指標,篩選出值得入手的標的。

因應川普 求穩列為首要
原因之一,在企業獲利成長趨緩。「相較2024年,企業獲利年增率約35%,進入2025年,企業獲利成長將放緩為15至16%;配合川普上台,國際政經諸多不確定因素,市場震盪機率高。不想賺到股息卻賠掉價差,就要從總報酬率角度評估,參與個股除息。」施政廷解釋。
他指出,過去投資人挑存股標的,首要條件是關注現金股息殖利率;但未來一年,川普政策上路,股市恐波動加劇,求穩才能確保收益表現。
今年來總報酬率同樣繳出雙位數好成績的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基金經理人謝明志強調,想超前部署2025年高股息標的,第一步要先鎖定2024年獲利成長個股,「像是航運、營建、金融股,獲利大幅成長,未來配息表現值得期待。」
綜上所述,想搶先卡位2025年高殖利率股,可聚焦4條件,包括:市值前300大企業、2024年前三季獲利成逾30%、過去5年平均盈餘配發率大於70%,以及未來一年預估殖利率大於4%。
「高股息指數平均殖利率現約4.1%,未來一年企業獲利成長趨緩,及川普上任變數,公司股利政策可能趨於保守,傾向保留盈餘以因應未來不確定性,因此只要股息殖利率超過4%,就可考慮進場。」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補充。
以上述4條件篩選,再針對股價波動度、未來一年獲利成長性,本刊精選出十檔值得搶先卡位的個股,包括:潤弘、國產、慧洋—KY、裕民、潤泰新、華碩、瑞昱、至上、全家、統一證。
華碩 股息價差雙賺
華碩第三季財報繳出亮麗成績,單季每股純益達16.83元,刷新紀錄,累計前三季每股賺40.06元,表現優於預期。法人估全年獲利約49元,以過去5年平均股利發放率約75%估計,2025年現金股利約36元,目前股價615元,換算現金股息殖利率近6%。
展望2025年,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表示,公司會繼續鞏固包含電競、板卡等核心事業領導地位;另一方面對於策略事業,包含商用PC及AI伺服器等也會繼續投資,以提升競爭力、擴張成長。面對AI浪潮,公司有信心可掌握這一波新契機,推動未來短中長期成長。
法人指出,隨著AI PC出貨量增,及2025年第一季輝達將推出50系列GPU大改款,激勵電競產品業績走揚,筆電表現看好,華碩可望受惠換機潮,營運進一步推升;配合AI伺服器高速成長商機,外資預估2025年每股純益上看51元。投資人若逢低布局,有機會股息、價差雙賺。
瑞昱 現金股息攀升
IC設計大廠瑞昱累計前三季每股純益達23.19元,超越2023全年表現17.85元。投顧預估,2024全年每股純益約29元,以近5年平均股利發放率超過8成估計,2025年現金股利有機會配發到23元,以目前股價537元換算,現金股息殖利率逾4.5%。

2025年瑞昱的營收動能,主要來自網通規格及基礎建設升級、個人電腦恢復拉貨、車用乙太網滲透率提升,以及新應用擴展。儘管消費性產品復甦力道仍偏弱,但整體毛利率有上調空間,預估2025年每股純益約33元,在獲利成長支持之下,未來現金股息也將進一步攀升。
裕民、慧洋 股價相對親民
法人表示,散裝航商裕民、慧洋—KY也可留意。其中,裕民前三季獲利年增104.85%,累積每股純益達4.45元,法人預估全年獲利約5.4元;以過去5年平均股利發放率在7成以上來看,2025年現金股息可望有3.7元,以股價53.8元計算,現金股息殖利率上看7.5%。
裕民發言人張宗良指出,2025年上半年受到中國房市、及鋼鐵業需求不振影響,整體大宗原物料需求偏緩,營運狀況下滑;但進入下半年,需求可望回溫,漸入佳境。

法人評估,裕民受運價基期因素影響,營收年增率將放緩;但就過去評價來看,現階段股價不貴,加上高現金殖利率支撐,仍值得買進持有。
統一證 殖利率逾7%
至於過去存股族偏好的金融股,如中信金、兆豐金、合庫金及第一金,今年前三季累計獲利年增率皆因不到3成而未入選;符合4項選股條件、且今年來股價相對有支撐的則是統一證。
統一證累計前三季獲利年增達47.2%、每股純益2.48元,表現亮麗;法人預估2024全年每股純益2.78元,以過去股利發放率超過70%估計,2025年現金股息有機會達1.9元;就目前股價約26.1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逾7.7%。

張繼文強調,布局高殖利率股最重要的關鍵,還是股價要漲、能順利填息,因此公司營運穩定性須持續觀察;一旦獲利前景有所改變,或是月營收增長下滑,就要積極地汰弱留強,「也就是在殖利率4%以上買進,並逐月檢視營收表現,當獲利成長動能不再,就要出場。」
謝明志則提醒,川普明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職前後,恐會引發股市動盪,此時反而是卡位高殖利率股的好時機;畢竟AI趨勢有利整體台股發展,在獲利支持下,中長期偏多格局不變,有股息成長利多的標的,投資人可納入投資考量。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