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時事】應用大爆發 科技少林寺發功 中華電信兵分兩路搶AI算力財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簡志誠秀中華電信AI應用肌肉,下一步進軍台南建算力中心。
簡志誠秀中華電信AI應用肌肉,下一步進軍台南建算力中心。
看準AI(人工智慧)應用大爆發,市值衝破兆元的電信龍頭中華電信準備兵分兩路強攻AI商機。本刊調查,中華電信瞄準中小企業未來需求,提供AI一條龍服務,升級旗下資料中心成為AI算力中心(AIDC),首座機房將於第二季在台南永康亮相,同時結合中華電信研究院跨領域投入生成式AI應用。「這座『科技少林寺』含金量高,是同業(台灣大、遠傳)比不上的。」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誇下海口說。
3月下旬,在南港舉行的智慧城市展,各家業者精銳盡出,展場中四處可見廠商攤位高掛著AI應用標語。走到電信龍頭中華電信的攤位,清代乾隆皇帝跨越時空化身AI導覽員,另一頭回到街邊視角,透過AI影像科技,不僅能揪出違規車輛,連路上的垃圾、刺耳噪音都能一網打盡,原來這是董事長簡志誠口中「AI for all,AI應用重塑百工百業」的各種應用場景。
20250401fin001 (9)_2025-04-02.jpg
簡志誠(中)秀中華電信AI應用肌肉,下一步進軍台南建算力中心。

電信轉型 擴建算力

早在智慧城市展前,中華電信舉辦科技日大秀管理與客服AI模型及五大應用肌肉。本刊調查,看準AI大潮來襲,身為產業領先者的中華電信,為配合政府推動「AI智慧島」政策,決定統合旗下資源,兵分兩路大搶AI算力財。「一方面將IDC(資料中心)升級為AIDC(算力中心),結合公有雲資料儲存出租算力,並由中華電信研究院投入跨領域生成式AI應用。」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透露他的想法。
中華電信去年大力擴建算力,加入搶輝達AI晶片行列,並招募上百位AI研發人才,初步選定將台北、台南、高雄的IDC升級,首座AIDC機房第二季在台南永康亮相,「提供AI新業務算力租賃,讓中華電從傳統電信公司轉型跨入科技公司之列。」簡志誠笑著說。
20250401fin001 (7)_2025-04-02.jpg
中華電信搭上AI熱,讓乾隆皇帝穿越時空向民眾說文物故事。

推一條龍 服務企業

各界好奇到底IDC是什麼?為什麼升級為AIDC可以讓中華電信轉型為科技公司?原來中華電信規劃的AIDC就像一座超級電腦,有大量的CPU、GPU、電力、散熱、高速網路,以大量的算力處理龐大數據資料、執行演算法,成為AI運算的關鍵核心。
20250401fin001 (5)_2025-04-02.jpg
醫療應用成為中華電信算力中心的重要潛在客戶。
根據資料顯示,中華電信集團旗下的IDC業務,在國內的市占率高達7成,絕對領先群雄。中華電信總經理林榮賜進一步指出,「這些傳統IDC升級後,就能迅速滿足客戶的AI需求,同時隨著政府宣示發展主權AI,金融、醫療等產業可藉由中華電信服務,將資料上傳。」
20250401fin001 (2)_2025-04-02.jpg
響應「AI智慧島」國家政策,中華電信領先電信同業搶AI一條龍商機。
除逐步升級IDC成為AIDC,提供企業算力外,簡志誠更要把中華電信的壓箱寶給端出來,準備讓被稱為「科技少林寺」的中華電信研究院出手,提供AI應用的一條龍服務。「這座『科技少林寺』含金量高,是同業(台灣大、遠傳)比不上的。」簡志誠得意地說。其實,中華電信研究院研發的AI模型已成功打入政府、金融業、製造業,「下一個出海口就是使用AIDC客戶。」中華電信高層人士透露。

大型財團 加入競爭

「中華電信投入AIDC,適逢平價大語言模型DeepSeek問世後,其他對手朝低成本和開源發展,有利吸引企業願意投入AI,隨著AI應用走向機器人、PC、手機等終端裝置的邊緣運算,有助協助企業開發不同的對話機器人。」市場人士說。
面對全球AI支出持續增長,IDC(國際數據資訊)台灣總經理江芳韻預測,將從今年的2,270億美元飆漲至2,030年的20兆美元,「台灣本地公有雲基礎設施建置、資料中心託管服務、企業自建私雲或邊緣資料中心的需求將快速增加。」
20250401fin001 (4)_2025-04-02.jpg
施崇棠(右)助正崴董座郭台強(左)搶當國內算力霸主。(華碩提供)
正因AI算力需求龐大,除了過往遠傳、台灣大等電信敵手,也吸引更具實力的大型企業財團加入與中華電信競爭。像是瞄準AI商機的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就擊敗廣達、技嘉、美超微等對手,與正崴董座郭台強攜手,打造台灣最強超級運算中心。同樣看好AI算力商機的,還有今年75歲的宏碁共同創辦人邰中和,他聯手緯創、鴻海、和碩,還找來矽谷技術創立的新創Zettabyte,並打造AI軟體,一手拉上台灣AI伺服器製造廠、資料中心業者,同樣也要做台灣最大AI資料中心。
此外,國際雲端大廠Meta、微軟、亞馬遜也有意來台建IDC,外傳將落腳桃園A-Top。據悉,幕後推手是靠房產起家的睿亞投資董事長賴義霖,他5年前斥逾200億元購地,近期又引進新加坡吉寶集團(Keppel),及2家國際資料中心營運商進駐,也來勢洶洶喊出:「要成為台灣最大算力基地。」
20250401fin001 (8)_2025-04-02.jpg
AI邊緣運算掀起機器人熱,吸引中華電搶蓋算力中心。(達志影像)
一位科技圈人士直言,「AI算力成本極高,以輝達HGX H100伺服器為例,買一台要砸千萬元,若非大企業根本負荷不了。」以CoreWeave為例,早年使用輝達晶片的以太坊挖礦公司,轉型為AI運算公司獲輝達投資,因雙方長期合作,AI晶片取得速度勝過CSP(雲端服務供應商),連微軟也立刻簽約搶晶片,「現在是誰能拿到AI晶片,誰就是贏家。」

分散串聯 減少耗電

其實,想要搶AI算力財,除了爭搶AI晶片之外,在台灣還有一大問題就是電力供應。一位科技大老直言,「算力中心本身就是耗電巨獸。」在全台各地擁有IDC中心的中華電信更具優勢,「我們除了靠研究院的技術找降低耗能與散熱解方外,也將利用全光網路技術提升能源效率,利用分散式資料中心串聯高速光纖網路,進一步善用各地電力,避免所有電力集中於一處。」林榮賜透露。
20250401fin001 (6)_2025-04-02.jpg
中華電信翻新資料中心,串聯高速光纖網路做大市場。(翻攝自中華電信官網)
隨著國內AIDC市場進入戰國時代,簡志誠不怕競爭,因為中華電信AIDC客戶將鎖定中小企業,更積極與AI領頭羊輝達深化合作,絕不會錯過輝達在台灣各地投資機會。同時他也對自家AI應用布局極具信心,「AI生態系技術領頭羊就在中華電信研究院,今年科技日只是初試啼聲,未來還會攜手合作夥伴攻海外市場。」面對AI大商機,簡志誠十分有信心地說。
20250401fin001 (1)_2025-04-02.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