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釋所謂的注重生活,一樣會正常安排,該上的課都不會少,「我覺得比較多的,可能是一些像國外。好比說,讓大家一起去討論各種議題,可以走到戶外、在草地上一邊野餐一邊討論,也建立起一些人際關係。讓學生更早清楚自我,無論性向、性格,還有未來的想法等等。」
這個體會,是來自施柏宇個人的成長過程,「以前就是一直在讀書,讀了很久、感覺自己很老,少了一些生活上的學習。像國民教育的學校社團非常少,其實社團,或者科學展覽,應該是讓學生培養跟發展興趣。我想藉由真實生活,得到一些啟發,覺得滿好的。」

「如果能再回去一次,我一定就是要玩到爆,而且不是在上學!所有的力氣,都放在課外活動。」顯然施柏宇有點惋惜,錯過了學生時期發展興趣的機會,赫然發現戲劇裡的校園,往往比自己經歷的還要多采多姿,「假使我有自己的小孩,就會建議他,高中跟大學當然要好好讀書,你要有自己的方向;但國小應該都在玩,國中要好好的享受生活,不要高中考不到學校就好。高中應該也要好好玩社團、好好談戀愛…,談戀愛主要應該是大學!」好險施柏宇不是教育部長,不然,我們會有截然不同的教育體制吧!
從冷冰冰劇本 演出來血肉
不過即使是虛構的校園生活、要演出高中生活的那種寫實感,也不是我們以為的那麼簡單,畢竟劇本只是設定好前提,接下來就得靠演員呈現,施柏宇說,「最難的也是感受,所謂感受就是,因為只有文字的劇本給你,就是要把它有血有肉、演出來。」也許台詞叫你要哭,到底是怎麼樣的哭,應該大聲哭、還是只有掉眼淚的哭,那種是最麻煩的。
化妝:Ellie Hu/髮型:Raten/造型:Claire Woo/服裝提供:BALENCIAGA 、VERS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