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14年只買0050 教授靠定期定值滾出2600萬會員專區財經理財台北商業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謝承熹表示,用最單純的原則做最長久的操作,還是能順利達標。文 黃煜穎 攝影楊弘熙發布時間 2025.05.27 05:2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5.05.27 05:30 臺北時間ETF全民瘋高息ETF投資理財投資達人理財0050教授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心法一:設目標額 一年4次小微調心法二:定期定值 滾動式持續投入心法三:大跌大買 紀律執行不可少用最簡單的原則,做最長久的操作,照樣能順利達到目標。台北商業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謝承熹14年來,靠著「定期定值目標追蹤法」累積出146張0050,滾出2,600萬元;機械化執行、定期買進0050,不僅讓他賺到安穩睡眠及和家人相處時間,也證明就算是冷門投資法,長期下來同樣能有豐碩成績。「我的帳戶超乾淨,就只有0050(元大台灣50),下單記錄都一樣,14年來沒有偏移過,看完我也覺得很搞笑。」台北商業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謝承熹幽默地說,「真的要報導這麼冷門的投資方法嗎?一點都不炫,就是用最單純的原則,做最長久的操作,但一樣能達成目標。」謝承熹原本是積極型投資人,卻因2011年女兒出生,毅然決然改變投資風格,「半夜要顧小孩,睡不飽,不可能像之前那樣主動出擊,情勢所逼之下,就想到『定期定值』這個策略。」謝承熹說。「定期定值」是一種目標追蹤法,指的是先設定未來到期目標金額,回推畫出預定權益曲線,要做的就是在固定時間點,隨著股價漲跌買進不同單位數,「只要機械化執行、按表操課,時間到就丟錢進去,過程中為了靠攏權益曲線,股價越低、買的單位數越多,很像逆勢拗單、加碼攤平,但可以確定的是:時間到,目標幾乎就到。」謝承熹秀出對帳單,上頭記錄14年來的進出操作,只見教育基金和退休金兩個投資組合已經累積146張0050,市值約2,600萬元,投入淨成本僅約495萬元;而隨著資產規模提升,他最新目標是在2034年達5,940萬元。心法一:設目標額 一年4次小微調「最初的想法很簡單,是替女兒存教育基金,希望10年後能有1千萬元,所以決定用最簡單的方法,買進追蹤大盤指數的原型ETF—0050。」2011年2月25日是謝承熹首次進場日,他計畫在每年2、5、8和11月的第三個週三,以收盤價掛單買進。定期定值是目標追蹤法,只要設定好目標金額、畫出預定權益曲線,就能按表操課。「這套方法最重執行力,設定好時間,一年只操作4次,重點是中間不落拍。」他說明,投入頻率對長期報酬率影響不大,一年4次對他來說負擔也不大,便維持繼續操作,「我做了點改良,每次投入會重畫權益曲線,每次都重新『校正』,讓現金波動度更平穩,避免股市大跌時一次要投入太多現金。」他以一組5年定期定值(一年投入4次)、設定年化報酬率6%、目標淨值440萬元的操作為例,根據公式計算出第0期應投入16萬元多,以當時0050的價格56.45元計算,應買進3張,資產累積16.94萬元,期間遇到股價上漲,如2014年8月股價漲至68元,因此當次只買進二張。而從2013年11月執行以來,最終在2018年8月逼近目標值440萬元,隨後贖回順利落袋,期間投入成本則為355.84萬元。事實上,定期定值執行的困難度,在於畫出權益曲線和設定目標金額,謝承熹教戰,設定目標價能先回推每月可存下的金額,假設每月存5千元,就能篤定10年後至少有60萬元,要是下單日遇到股價上漲、整體資產增加致需要的買進單位數變少,例如當期只需3600元,剩下的錢就先丟進現金池,以備未來需加碼時才有子彈。謝承熹建議,回推年化報酬率設定區間,最好在8到12%的中間值,原因是0050年化報酬率約10%。心法二:定期定值 滾動式持續投入而順利達標後,這筆金額可能暫時還用不上,「像我存足教育基金後,總不能就這麼讓資金閒置在場外吧!我們都知道股市長期向上,所以我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開啟更多的定期定值、以滾動方式持續投入。」謝承熹說,投資回歸簡單操作,賺到更多和家人的相處時間。實際該如何生成更多的滾動定期定值?以謝承熹的退休基金操作來說,他從2013年11月開始,先規劃出一套5年期計畫(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第2套5年期計畫(2014年11月至2019年11月)、第3套5年期計畫(2015年11月至2020年11月),以此類推,完成永不到期且場內永遠有5組5年期定期定值計畫的狀態,「Keep Money Rolling,永遠不到期,手上就不會有過多閒置資金。」至於為何選定期定值,而非定期定額?「定期定值對我來說更有掌控感,過程中能微調目標價,定期定額會有遙遙無期的虛無縹緲感。」謝承熹解釋。定期定值操作的重點在,股市下跌、買進的單位數變多,投入金額也增加。謝承熹的財金所指導學生張靖是定期定值的追隨者。畢業四年的張靖,設定一組為期4年、80萬元的定期定值買車計畫,「這套核心概念在於清楚知道未來資產會成長到哪個程度,所以股價跌多就增加買進單位,股價漲多就減少買進部位,或調節賣出。」心法三:大跌大買 紀律執行不可少張靖分享,執行過程最難的是心態,「今年四月全球股災,0050下跌超過15%,按表操課,那個月得補26萬元買進,但我心裡多少有點害怕,萬一股市繼續跌怎麼辦?不過,投資心魔得要自己克服,所幸我有遵守紀律,過了一個多月,台股大盤重新站上2萬點,資產也回升了。」0050(元大台灣50)是追蹤台股大盤的原型ETF,年化報酬率約10%。值得注意的是,定期定值過程中若遇股市大跌,可能會出現需要投入大筆資金的狀況,因此現金池很重要,謝承熹指出,市場熟悉的資產配置是股票加上債券,但兩者不一定呈現負相關走勢,存款利息雖低,但至少不會賠,是最安全的配置,「一般投資人只需要紀律執行定期定值計畫,另外再配置存款現金就足夠。」2011年以前,謝承熹投資主要以期貨、選擇權和權證為主,「轉為指數化投資後,陪家人的時間變多了,這也讓我心態變得很平穩,睡眠品質更是大大提高。」他開心地說。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