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表示,得獎名單預計10月下旬在頒獎典禮現場公布,並於國家漫畫博物館東側園區同步辦理金漫獎入圍作品主題特展。
評審團表示,「特別貢獻獎」得主黃健和於80年代末起主編週刊《星期漫畫》,開啟台灣漫畫黃金年代,更率先帶領台灣漫畫進入歐美漫畫市場,讓台灣漫畫從本土走向世界,37年來貢獻卓著且功不可沒。針對總體參賽趨勢,評審團認為,今年漫畫題材多元,包含社會寫實、本土地域文化、文學改編等,部分科幻題材也很亮眼,參賽者無論老將、新秀,每位都實力堅強,競爭極為激烈。
「漫畫新人獎」入圍作品選題多元有創意,畫風成熟、筆觸大膽,關注末日、科幻等熱門話題,也不忘直指人心,不僅沒有新手的生澀,潛力與野心更不容小覷,同時展現了作品的藝術層次與商業價值。「跨域應用獎」入圍中可看到對台漫的IP開發已日趨成熟,不僅從靜態展覽跨域到聽覺上的音樂創作,更從過去較常見的舞台與音樂劇形式,轉化為動畫MV與動畫影集,兼具娛樂性與藝術性,展現出台臺漫跨媒介結合的創意驚喜與多元可能。

編輯是漫畫家的首位讀者,優秀的編輯是漫畫家與讀者的橋梁,能提出建議、整合資源為漫畫家與作品創造更高的能見度,本屆「漫畫編輯獎」入圍者都展現對漫畫的高度熱情,與漫畫家共同成就優秀作品。「年度漫畫獎」入圍中有成熟的類型故事、也有耳目一新的風格誕生,在畫風、劇本、分鏡與題材等各方面,都能看出創作者不僅對表現力的掌握度有大幅提升,並以高明的敘事能力,創造出一個個扣人心弦的紙上世界。
今年文化部特別將「動畫製作」獨立徵件,並鼓勵結合台灣漫畫、繪本、小說或IP創作改編,目前徵件結果出爐,有近半數獲補助作品都提出跨域創作的計畫,其中包含《幸福路上的小琪》、《勇者動畫系列第三季》、《尋能第4小隊》等都是漫畫改編的提案。
文化部指出,今年度特別推出「下一本作品」獎勵,將來獲選「漫畫新人獎」「年度漫畫獎」及「金漫大獎」獎項得主,都可以申請60萬元獎勵,接續創作下一本漫畫;另有「青漫獎」,鼓勵具中華民國國籍高中職在學學生(含實驗教育機構),或符合年紀(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青年,在9月19日前報名。
本屆金漫獎以「故事開始!」為主題,邀獲得第18屆日本國際漫畫獎銀獎的漫畫家左萱,與策展團隊山陽山陰共同創作主視覺,將創作分解為「醞釀、爆發、擴散」3階段,發展出包含多張分鏡的動態視覺系統,邀請觀者在分鏡中自行探索,建構屬於自己的故事。後續將針對入圍及得獎作品辦理主題特展、獲選書展及相關線上線下推廣活動,相關資訊將公布於金漫獎官方網站與粉絲專頁。
金漫獎官方網站:https://gca.mo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