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11:44 臺北時間

「隨機殺人vs.恐怖情人」誰可怕? 民眾聽完他分析全靜默

mm-logo
時事
台中18歲顏姓女大生16日在沙鹿與17歲駱姓前男友談判,慘遭對方狠砍31刀慘死街頭,情殺案震驚社會。(翻攝畫面)
台中18歲顏姓女大生16日在沙鹿與17歲駱姓前男友談判,慘遭對方狠砍31刀慘死街頭,情殺案震驚社會。(翻攝畫面)
台中18歲顏姓女大生16日在沙鹿與17歲駱姓前男友談判,慘遭對方狠砍31刀慘死街頭,情殺案震驚社會。藝人張兆志也發文對事件發表看法,並將恐怖情人與隨機殺人魔做比較,認為若是當事人,後者顯然更加危險,因為目標明確,讓恐怖情人能夠精準輸出。張兆志呼籲,若要赴約談判,除非是人多的公眾場合或適當場所,否則千萬別答應赴約。
近日震驚社會的沙鹿情殺案,讓張兆志想起11年前另一起台大猥褻遺體情殺案,手法同樣恐怖殘忍,但他認為更恐怖的是,相較鄭捷事件這類隨機砍人案,人們很容易淡忘恐怖情人的危險性。
「隨機殺人魔可怕?還是前男女友可怕?」張兆志分享演講經驗,指出多數民眾認為是前者,但在他看來可不一定。張兆志接著逐一分析。
首先,隨機殺人魔的對象是所有人,而前男女友情殺對象是只有對方;隨機殺人魔的目標順序是隨機、沒有特定對象;前男女友情殺第一順位還是對方。
而群眾對隨機殺人魔的反應,眾人會因為他對所有人造成威脅群起反抗;面對恐怖情人,則會覺得是別人的感情糾紛與我無關,因為與自身安全沒有直接威脅,多數選擇遠離或漠視。
張兆志舉例,若今天在同一班車上,隨機殺人魔一旦發狂,大家只要想辦法離開威力波及的範圍,就還有希望生存;但恐怖情人的追殺,卻會像「導向飛彈」一樣追著你精準輸出,且對方還可能是最了解你作息、居住地、上班環境的前男女友,「每次講到這裡,台下的聽眾都會靜默,開始重新思考。」
最後張兆志呼籲,感情談判務必約在公開人多或是擁有公權力的場所,千萬別選在獨處的環境下,「獨處,就是他內心殺意惡魔開始失控的養分!」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更新時間|2025.09.18 11:4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