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物流再升級 環保與效率不再對立
在電商競爭白熱化的時代,永續與效率往往被視為兩難抉擇。蝦皮購物近期推出的「環保無包裝」服務,正以雙贏思維顛覆這項假設。這項服務不僅是包裝減量的環保方案,更是一次物流流程的再設計。蝦皮購物指出:「我們希望讓永續不只是環保議題,而是讓整體物流體系更有效率、對使用者更友善。」
從2022年的「店到店循環包裝計畫」起,蝦皮便持續嘗試以不同方式降低包材浪費。今年再進化的「環保無包裝」則更徹底取消商品外包裝,讓出貨流程從根本簡化。
這不僅呼應了消費者對環保的期待,也回應實際的生活需求。台灣機車族與租屋族普遍反映包材占空間、難處理。「無包裝」讓顧客取貨更輕便,也讓綠色消費不再是口號,而是具體的改變。

從三步變一步 物流流程的再造改革
「環保無包裝」看似單純,實際上牽涉到整個物流體系的重構。過去每筆訂單需經過「揀貨、配貨、包貨」三道程序,如今蝦皮將流程精簡,讓賣家無須再逐件包裝,縮短近50%的出貨時間。這意味著不只是減少包材成本,更節省了大量人力與時間。
為確保商品在無包裝狀態下仍能正確配達,蝦皮重新設計物流中心動線與標準化流程,導入新的分揀流程。蝦皮購物坦言:「這背後是一場物流工程的革新。我們投入了不少心力,確保即使在無包裝條件下,商品仍能以最高效率與準確度配送。」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78萬名消費者使用「環保無包裝」服務,物流滿意度高達98%。對消費者而言,能更輕鬆得處理商品包裝;對賣家而言,出貨時間與人力投入雙雙下降,創造出綠色與效率並進的成果。

賣家端實現效率翻倍 營運更靈活
這項創新同樣改變了賣家的日常運作。以「日青的橘貓」老闆許大平為例,導入無包裝出貨後,出貨流程明顯簡化。「以前要逐件打包、貼單,現在只要一次揀貨就能交給物流。」他表示,以往促銷檔期必須臨時聘請多位兼職人員,如今實現減少人力成本,一人即可完成過往兩人份的作業。
除了節省包材成本與人力支出,也帶來更順暢的營運節奏。許大平觀察,導入後回購率明顯提升,新客數成長超過三成。「很多買家覺得取貨更方便、不占空間,對我們品牌印象也變好。」這顯示「環保無包裝」不僅是形象投資,也能實質提升營運效率與顧客滿意度,讓中小型賣家在永續轉型的同時,更具市場競爭力。
ESG量化成果:減碳逾萬噸、綠色消費成日常
蝦皮購物預計持續擴大「環保無包裝」服務,年底前將有超過100萬件商品採用此模式。根據內部估算,至2025年底,全平台可望減碳超過1.3萬公噸,相當於130萬棵樹一整年的碳吸收量。
這樣的成效,讓「環保無包裝」不只是企業永續專案,更是具可衡量效益的 ESG 實踐案例。蝦皮同時開放更多賣家申請加入,期望形成綠色物流生態,讓減碳行動成為平台日常營運的一部分。
蝦皮購物表示:「環境永續不是口號,而是實際行動。我們希望發揮企業社會責任,號召更多賣家與買家參與,讓每一筆訂單都能為綠色經濟注入動能。」環保成為產業競爭力的一部分,這場由物流出發的改革,也將為台灣電商市場帶來新的結構性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