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想,高中時我的認同比較偏女生,喜歡漂亮打扮,頭髮留到脖子的長度,還會畫口紅,擦眼影。轉折點在大學,開始想認識同志朋友時。我加入一個同志社團,有次大家去吃飯,問我:「中間要不要隔一格?」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我太娘,會讓他們被認出來是Gay。
心內話/當我學會像個男人說話

以前我可以唱張韶涵的〈不痛〉飆高音,還用她的歌去比賽,高中同學說我這樣很棒,還有直男說:「如果你是女生就好了。」那時,說話是很平常的事,就是發出自己的聲音。但後來我去上語言治療課,這樣,還是自己的聲音嗎?
同時期,我在FB社團認識一個網友。第二次見面,他直接說自己沒辦法接受不男不女的人,男同志就是要有男生的樣子,「你這樣下去不會有任何人喜歡你。」還表示以後不要聯絡了。
他的話影響我很大。我去看耳鼻喉科,想確認喉結是不是正常。醫生說很正常,用內視鏡檢查我的聲帶,也沒問題。我騙爸媽說醫生建議我要治療,他們就出錢讓我上一年的語言治療課。
上課不會痛苦,因為這是我下定決心要做的事。老師以為我只是生病,要我像合唱團練習那樣,一直發出一個音,練習控制聲帶肌肉。我以前只用喉嚨發聲,現在搭配丹田共鳴。
前幾年,Clubhouse流行,大家都說我聲音很好聽,付出終於有收穫,但我再也唱不了張韶涵。
我跟過去認識的人都斷絕關係了,因為不想被發現聲音不一樣,又被當成茶餘飯後的話題。前2年,有個大一時見過一次面就消失的人,突然加我IG,語音聊天後稱讚我的聲音變很man,之後一直要約我出去,我始終沒答應,後來乾脆刪掉他。當初他不願意接受那樣的我,為什麼我要跟他保持來往?
現在我還是可以唱低音女生的歌,例如鄭秀文的〈出界〉,但我不會在男同志面前唱。跟男同志相處很有壓力,跟異性戀相處反而不需要太在意外表或聲音,或是該怎麼笑。
表現在性行為上,就是不能女叫。曾經做到一半,對方說我叫聲太女生。我當下想:「我有這樣嗎?是不是要調整自己?」就沒發出聲音,默默做完。說不上是被歧視,但就是知道男同志喜歡的是男生,不是有屌的女生。
你說我像小美人魚失去聲音的故事?我覺得不是欸,只是有得必有失,例如想保持很胖的身材,就會失去交朋友的機會。這就是同志圈的常態,雖然大家都說做自己,但其實都用各種標準在看待別人,同時改變自己。所以我的改造還是進行式,很多人建議我練身材。但當同志夠辛苦了,還這樣,好可惜。
我想過,如果有一個平行時空,沒遇到那個網友對我講那些話,我可能會變成Drag Queen(變裝皇后),說不定會比較快樂。
Mark/32歲/行政專員/台北市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