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起案例發生於一座登記有300頭豬的牧場,該場從10日起陸續有豬隻死亡,原先以藥物治療,但未見改善,至20日死亡數已累計117頭。台中市動保處在接獲通報後進場採檢,於21日確認為非洲豬瘟陽性。防檢署立即對該養豬場進行移動管制,預防性撲殺195頭豬隻,並完成掩埋處理及場內全面清消,以防疫情擴散。
農業部長陳駿季今上午召開緊急記者會表示,此次疫情為台灣首次在本土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意味台灣自2018年以來嚴密邊境防線遭突破。為防堵病毒進一步擴散,農業部宣布啟動7大應變措施,具體作為如下:
- 農業部將於今日前往台中成立前進應變所,並由杜文珍次長進駐。
- 公告自今日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視後續狀況延長)。
- 公告自今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
- 進行全國各肉品市場全面落實場內與運輪車清消作業。
- 禁運禁宰前已運出之豬隻進入肉品市場、屠宰場,活豬只進不出,並加強屠前屠後檢查。
- 啟動全國各縣市豬場防疫調查,掌握豬隻健康狀態。
- 進行產銷調節,穩定豬肉供應。
針對外界擔憂豬肉供應恐因此短缺,農業部強調,目前將從冷凍肉品儲備中調度供應,暫不影響市場流通。
非洲豬瘟為高度致死性的豬隻傳染病,急性型死亡率可達100%。雖不會感染人類,但由於無有效疫苗與藥物治療,一旦爆發僅能透過撲殺與隔離來防堵。
農業部進一步表示,目前尚無法明確指出疫情起源是否與廚餘餵養有關,但已對案場相關人員、車輛進行回溯調查,同時在案場周邊3公里內設立防疫管制區,涵蓋2座豬場(其中1場已停養),進行移動限制與健康監測。
回顧過去,非洲豬瘟自2018年起在亞洲地區迅速蔓延,包括中國、越南、南韓等國皆爆發大規模疫情。台灣則自當年起加強邊境防疫措施,對來自疫區旅客行李與郵包全面使用X光機與檢疫犬查驗,違規攜帶豬肉製品者可處20萬元罰鍰。
今年5月,台灣才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定為「非洲豬瘟非疫國」,如今不到半年就破功,防疫面臨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