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5 13:08 臺北時間

7000萬年前恐龍蛋出土!保存完整「光滑如水煮蛋」 科學家驚呼:太神奇了

mm-logo
時事
考古團隊中的Matias Motta博士捧著這顆漂亮的龍蛋。(翻攝_matiasmotta IG、federico.agnolin IG)
考古團隊中的Matias Motta博士捧著這顆漂亮的龍蛋。(翻攝_matiasmotta IG、federico.agnolin IG)
電影《侏羅紀公園》場景真實上演!阿根廷科學家近日在地層中挖出一顆距今約7,000萬年的恐龍蛋,這顆龍蛋狀態完美、外殼完整,就像剛煮好的水煮蛋一樣。裡頭可能還保存著基因物質,震驚古生物學界。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阿根廷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Bernardo Rivadavia Argentine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s)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穆尼奧斯(Gonzalo Leonel Muñoz),近日接受《國家地理》訪問時表示:「我們常常能找到恐龍化石,但恐龍蛋卻少之又少!這次真的是意料的驚喜!」
研究團隊在阿根廷中部的內格羅河省(Río Negro)進行挖掘時,偶然發現這顆保存極佳恐龍蛋。該地化石資源豐富,過去也曾出土過恐龍蛋,但像這樣外殼幾乎無損的情況,極為罕見。
20251025edi013
恐龍蛋外殼光滑堅固,細看仍能見到自然裂紋與沙質痕跡,宛如剛煮好的水煮蛋。(翻攝federico.agnolin IG)
20251025edi013-3_2025-10-25.jpg
領隊阿格諾林小心翼翼捧著這顆恐龍蛋。(翻攝paleocueva.lacev IG)
阿根廷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比較解剖與脊椎動物演化實驗室」(Laboratory of Comparative Anatomy and Vertebrate Evolution)在IG分享影片,可見領隊阿格諾林(Federico Agnolín)小心翼翼拿著這顆恐龍蛋,蛋殼表面平滑,看起來就像一顆鴕鳥蛋。影片說明寫著:「這很可能是南美洲首次發現這種恐龍的蛋!而且牠不是孤單一顆,我們發現的是一整個巢!」
根據這顆蛋的大小,初步判斷牠屬於「波納帕特掠龍屬」(Bonapartenykus),那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小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穆尼奧斯指出:「我們以前大多發現的是長頸恐龍的蛋,那些蛋形圓潤、外殼厚實又堅硬。但這次找到的是屬於肉食恐龍的蛋,殼更薄、更脆弱,因為牠們正是鳥類的祖先。」
20251025edi013-4_2025-10-25.png
恐龍蛋表面平滑堅固、幾乎毫髮無損,讓科學家驚訝不已。(paleocueva.lacev IG)
20251025edi013-1_2025-10-25.jpg
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在內格羅河省化石區發現距今約7,000萬年的恐龍蛋,外殼完整、保存狀態極佳。(翻攝paleocueva.lacev IG)
20251025edi013-2_2025-10-25.jpg
恐龍蛋初步推測屬於波納帕特掠龍屬,是白堊紀晚期的小型食肉恐龍。(翻攝Wikipedia)
穆尼奧斯進一步解釋,肉食恐龍的蛋與鳥類的蛋結構相似,外殼較薄,但也更容易破碎,能夠完整保存至今,是極為罕見的。
這顆恐龍蛋和同批出土的化石,將被送往阿根廷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進一步分析。研究團隊將利用高階掃描技術,確認蛋內是否仍有胚胎存在,如果真的有,不僅能明確鑑定恐龍種類,更有助於了解恐龍與鳥類間的演化關係。
更新時間|2025.10.25 13:0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