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郁婷《大濛》
初出道時被稱為「SSR」(超級稀有)級新人,方郁婷的魅力在大銀幕上特別耀眼,儘管她在《大濛》裡臉塗黑、剪了馬桶蓋瀏海的清湯掛麵髮型,穿的服裝也很樸素,要多不起眼就多不起眼,但是光芒會直接從她身上發出來。方郁婷以一個「英語人」,操著苦練到流利也標準的台語,帶著羞澀又堅毅的神情勇氣與各方牛鬼蛇神周旋,終於完成帶哥哥遺體返家的任務與心願,那些在看到她的演出前怕她可能處理不到位的質疑完全一掃而空,《美國女孩》帶給大家的驚艷過了4年還能延續到《大濛》,為台灣影壇擁有這樣的天才演員感到幸運。

劉若英《我們意外的勇氣》
劉若英在《我們意外的勇氣》中飾演45歲的藝人經紀人,面臨與年輕導演的姐弟戀及人生抉擇,情感層次豐富。前段她對出包藝人的危機處理表現得行雲流水,正如她所說,出身幕後的她這才是返回「舒適區」;而到角色不得不為了安胎只能躺在床上,被困在一張床上,只能靠表情、語氣來展現中年女性的掙扎與勇氣,但是還是要有戲味,這非常考驗演員功力,但劉若英有一套獨有的「強烈的情感隱藏在細膩的表情和肢體動作中」演法,或許有人會覺得「偏淡」,但當發揮空間僅限於病床,它就變成恰到好處、非常成立。

高伊玲《我家的事》
高伊玲算是半路出家的演員,過往主要在主持領域耕耘,或許也因為這樣,高伊玲的演出技巧算不上很多,但情感飽滿真摯,用最樸實自然,沒有太多雕琢的方式打動最多的人。《我家的事》以4段家人的故事探討親情羈絆與身分認同,家人間的微妙關係與互動,實則都有她在背後有意無意地推動,她的存在起了穿針引線的作用。然而高伊玲還難免有一點用力過猛,如果未來能有更多演主角的機會,把情感收放平衡得更好,足可成為一位實力堅強的好演員。

林依晨《深度安靜》
過往林依晨被稱為「零負評女神」,除了形象正面,看起來總是充滿正能量的林依晨,有朝一日演出一個烏雲罩頂,內心複雜且需大量情緒轉折,充滿陰霾的角色,她以精準的細節掌控與層次分明的表演,成功展現角色的壓抑與爆發,可說交出演藝生涯中最佳演出。片中她從大家熟悉的陽光林依晨,漸漸黑化到令人陌生,最精彩的也是她憂鬱症日漸嚴重,猶如一隻炸藥,一點就炸的反應,真實到驚悚。

范冰冰《地母》
據導演張吉安透露,原本《地母》他想起用素人演員,但范冰冰在看到劇本後找上了他,極力表達自己想演出的意願與願望,什麼都可配合,什麼都願意做,最重要的就是她放下「范冰冰」這個名字,用上所有方法變身成戲裡白天是農婦,晚上是巫師的「鳳音」。所以范冰冰變身有多成功呢?可以說欣賞這部片最大的樂趣就是「尋找范冰冰」。觀眾明知銀幕裡那個農婦是范冰冰飾演,但她的身材、聲音、語言、臉...在大多數時間沒有一點她本人的影子,這就已經是演技的展現。




